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呈身的意思、呈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呈身的解釋

謂自薦求仕。《舊唐書·韋澳傳》:“﹝ 韋澳 ﹞登第後十年不仕。伯 兄溫 ,與禦史中丞 高元裕 友善, 溫 請用 澳 為禦史,謂 澳 曰:‘ 高二十九 持憲綱,欲與汝相面,汝必得禦史。’ 澳 不答。 溫 曰:‘ 高君 端士,汝不可輕。’ 澳 曰:‘然恐無呈身禦史。’”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昔人恥呈身禦史,今豈求識面臺官也?” 清 姚之駰 《元明事類鈔·人品門·方正》:“《獻徵録》: 隆慶 時, 劉淛 試南宮,下第。大學士 李公 得其遺卷,心奇之,欲緻一見。不可,曰:‘落第書生,豈可呈身相門耶?’”《清文獻通考·選舉四》:“ 乾隆 七年奉諭旨……既為文學華贍之青衿,則應科舉時,自可脫穎而出,又不轉籍選拔,以為呈身之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呈身”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呈身”指自薦求仕,即主動推薦自己以謀求官職。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例如:

2.延伸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呈身”可擴展為主動展現自身才能或獻身于某事,例如:

3.使用特點

4.現代適用性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該詞,但在研究曆史、文學或引用典故時可能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舊唐書》《能改齋漫錄》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呈身,意為呈現自己的身份或表達自己的主體狀态。它的拆分部首為亻(人)和身(身體),共有8畫。這個詞來源于漢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展示自己的狀态或身份。在繁體字中,呈身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呈身并不存在變化。下面是一個例句:他以整潔的着裝呈身于會議室。呈身可以與其他詞組合,例如呈報、呈現、呈示等。近義詞可以包括展示、展現、顯露等,而反義詞可以是隱藏、隱匿等。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