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霧和雨。《楚辭·大招》:“霧雨淫淫,白皓膠隻。” 王逸 注:“言大海之涯,多霧惡氣,天常甚雨,如注壅水。”《漢書·鄒陽傳》:“臣聞交龍襄首奮翼,則浮雲出流,霧雨鹹集。” 唐 韓愈 《洞庭阻風贈張十一署》詩:“霧雨晦争洩,波濤怒相投。”
(2).指連綿不絕的雨。 宋 蘇轍 《九日陰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諸子》詩之一:“旱久翻成霧雨災,老人腹疾強啣杯。”
(3).蒙蒙細雨。 唐 溫庭筠 《陽春曲》:“霏霏霧雨杏花天,簾外春威著羅幕。” 宋 陸遊 《冬日感興》詩:“霧雨天昏曀,陂湖地阻深。” 元 王恽 《夜宿朝元閣下》詩:“炎歊似殺赤熛怒,霧雨漫成玄豹章。”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三四回:“但見叢莽塞徑,老樾蔽天,霧雨冥冥,瘴煙幂幂。”
(4).謂隱居。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霧雨十年同隱遁,風雷何日振沉潛。”參見“ 霧豹 ”。
“霧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古典文獻和現代用法,主要包含以下釋義:
霧與雨的結合
指自然現象中霧和雨同時存在的天氣狀态,常見于文學描寫。例如《楚辭·大招》中“霧雨淫淫,白皓膠隻”,形容霧氣與雨水交織的朦胧景象。
連綿不絕的雨
強調持續時間長、密集的降雨。宋代蘇轍在詩中提到“旱久翻成霧雨災”,将長期幹旱後突發的持續降雨稱為“霧雨災”。
蒙蒙細雨
形容細密輕柔的雨絲,常與霧氣混淆難分。唐代溫庭筠《陽春曲》中“霏霏霧雨杏花天”,即描繪春日細雨與薄霧交融的場景。
“霧雨”的核心含義與自然氣象相關,側重描述雨霧交織或細雨連綿的狀态,文學中常用于烘托意境。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隱居”需更多文本佐證。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楚辭》《漢書》及唐宋詩詞等原始文獻。
霧雨是一個描述天氣現象的詞語,指的是一種氣象現象,即在霧中夾雜着微細的雨滴,形成的細雨狀态。霧雨通常出現在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天氣陰沉而潮濕。霧雨給人一種模糊不清、幽深潮濕的感覺。
霧雨的拆分部首是雨,表示與雨相關。霧雨的筆畫一共有10畫。
霧雨一詞的來源比較有意思。在中國古代的文字中,霧和雨是兩個獨立的詞,分别表示霧和雨。後來,古人将霧和雨組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霧雨。這樣的合并方式在古代文字中很常見,目的是為了增加表達方式和形象化。
霧雨的繁體字為霧雨。
在古代,霧雨的寫法有些不同。一種古代的寫法為烏雨,用“烏”代替現代的“霧”,表示黑暗的霧;另一種古代的寫法為霧雲,用“霧”表示霧,用“雲”表示雨,表示霧中有雨的意思。
1. 今天的天氣很差,外面一片霧雨蒙蒙。
2. 霧雨中的樹木被霧氣包圍,顯得神秘而美麗。
3. 出門記得帶傘,不要被突然的霧雨淋濕。
1. 霧霾:指由于大氣中的空氣污染物與水汽結合而形成的灰蒙蒙的氣象現象。
2. 霧凇:指在寒冷天氣中,空氣中的水分凝結成冰晶,附着在樹木上形成的景觀。
蒙蒙細雨、小雨綿綿等。
晴朗、幹燥等。
别人正在浏覽...【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