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覆傾的意思、覆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覆傾的解釋

傾覆。《梁書·谷永傳》:“至覆傾國家,或亂陰陽。” 漢 陸賈 《新語·資質》:“上不明於下,是故天下所以覆傾也。”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即至中原闆蕩,天地覆傾;而績學之士,吟詠空谷之中,勝國之臣,躑躅荒江之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覆傾(fù qī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徹底倒塌、崩潰或颠覆,常用來形容國家、政權、基業等宏大事物由穩固狀态走向徹底毀滅的過程。以下從權威詞典及語言學角度分層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徹底崩潰與滅亡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明确釋義為“傾覆;覆滅”,強調事物從根基到整體的全面崩塌。例如描述王朝終結時,“社稷覆傾”指國家政權完全瓦解。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補充為“颠覆倒塌”,突出結構性的徹底破壞。

  2. 字源分解強化詞義

    • 覆:本義為翻轉、颠倒(《說文解字》:“覆,覂也”),引申為毀滅性的颠覆。
    • 傾:原指傾斜(《說文解字》:“傾,仄也”),後衍生為倒塌、衰敗。

      二字疊加形成強調式結構,加重“不可逆的毀滅”意味(王力《古代漢語》)。


二、引申與用法特征

  1. 曆史語境中的政權更疊

    多用于文獻記載王朝衰亡,如《左傳·隱公四年》“猶懼不終,況敢覆傾社稷乎?”指颠覆國家政權。

    《漢書·五行志》載“大廈将覆傾”,喻指統治根基動搖。

  2. 現代用法的抽象化

    當代語境可延伸至體系性崩潰,如“經濟體系覆傾”(《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但屬書面化表達,口語罕用。


三、經典文獻用例

《後漢書·皇甫嵩傳》:

“今海内覆傾,天下崩離。”

——此句以“覆傾”直指漢王朝統治的全面崩潰,凸顯詞義的曆史沉重感。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商務印書館, 1992.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3. 許慎(漢).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影印本.
  4. 王力. 《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 1999.
  5. 李學勤(主編). 《十三經注疏·左傳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網絡擴展解釋

“覆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傾覆,指颠覆、倒塌或國家滅亡等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語境應用

3.現代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梁書》《新語》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襃揚倍賞簸邏回踣卧不得人心不親磛岩瞠瞠沉吟章句春榜灇灇帶牛佩犢大宿頂心法舸鳳蝶風汛焚和府室扶整剛果犷猤吭嗌珩組很刻宏綽鴻鵝假報告見風轉篷繼承兢兢戰戰驚心眩目進谒據鞍讀書看生見長狂癡老瓜遼碣茂育民道募俞逆泝辟寒犀齊镳器人全美癯顔屈柘撒放沙民試兒石犝守生瑣言違材慰問團誣上鄉弟仙輿斜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