愓悍的意思、愓悍的詳細解釋
愓悍的解釋
放蕩兇悍。《荀子·修身》:“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則可謂不詳少者矣。” 楊倞 注:“謂放蕩兇悍也。”《荀子·榮辱》:“愓悍憍暴,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詞語分解
- 愓的解釋 愓 à 放蕩:“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 平。 不憂。 愓 ā 〔愓愓〕走路時身體直而腳步快,如“凡行容愓愓。” 愓 á 〔佚愓〕舒緩;悠閑。 愓 á 玩樂。 筆畫數:; 部首:忄; 筆
- 悍的解釋 悍 à 勇猛,勇敢:強悍。精悍。悍勇。 兇暴:悍然。兇悍。悍吏。悍戾。 強勁,急暴:湍悍。急悍。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愓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dàng hàn,其核心含義為放蕩兇悍,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礎釋義
- 放蕩兇悍:指行為放縱不羁且帶有強烈的攻擊性或蠻橫特質。這一釋義強調性格中不受約束的狂野與暴力傾向的結合。
2. 文獻引證
該詞主要見于《荀子》中,例如:
- 《荀子·修身》:“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則可謂不詳少者矣。”
楊倞注 補充解釋為“放蕩兇悍”,進一步說明其貶義色彩。
- 《荀子·榮辱》也提到:“愓悍憍暴,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此處将“愓悍”與“憍暴”并列,凸顯其負面含義。
3. 綜合釋義
- 行為特征:多指人行事粗野、蠻橫,缺乏禮法約束,常與“不順”(不服從規範)、“險賊”(陰險狡詐)等詞關聯。
- 語境應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批判性描述,暗含對道德敗壞或社會危害的警示。
4. 關聯詞彙辨析
- 麤悍(cū hàn):與“愓悍”形近但不同,意為“粗魯蠻悍”(如唐代《三水小牍》用例),更側重粗鄙而非放蕩。需注意區分字形與語義差異。
“愓悍”屬罕見古語,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但在研究先秦文獻或古代思想史時需特别注意其貶義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荀子》原文及曆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愓悍(dàng hàn)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愓悍一詞源自古漢語,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果敢堅決、勇敢而堅定。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氣質或态度俠義剛烈,敢于直面困難或挑戰。
拆分部首和筆畫:
愓悍的左部偏旁是忄(心)字旁,右部偏旁是亶(丹)字旁。愓的拼音是dàng,部首是心字旁,總筆畫數為8。悍的拼音是hàn,部首是心字旁,總筆畫數為12。
來源和繁體:
《說文解字》中有記載愓,解釋為勇猛果敢。在古代文言文中,愓悍一詞常用來形容英勇有膽識的人。在繁體字中,愓悍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愓悍的漢字古字體寫法較難确定。因為古代漢字寫法存在多種變體,沒有統一規範。
例句:
他的愓悍舉止在困境中令人欽佩。
在戰場上,他表現出了他的愓悍和果敢。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愓悍戰士、愓悍态度、愓悍氣魄
近義詞:勇敢、果敢、堅毅
反義詞:懦弱、怯懦、膽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