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明遼闊。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既而氛昏夜歌,景物澄廓。”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一》:“陰雲四霽,萬裡澄廓。”
(2).猶言澄清,明辨。 唐 顔師古 《為留守群官謝恩诏表》:“悠悠千載,莫能澄廓。”
澄廓(chéng kuò)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兼具“清澈”與“開闊”的雙重意象,多用于描繪空間、視野或境界的明朗遼闊。其釋義及權威引用如下:
清澈而開闊
形容天空、水域等自然景象清朗空闊。
例:雨後的天空格外澄廓,令人心曠神怡。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70頁。
查看來源(官方線上版需訂閱)
明朗遼闊的境界
引申指心境或視野的開闊清明。
例:登高望遠,胸襟頓覺澄廓。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物理空間的清曠
南北朝·鮑照《舞鶴賦》:“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
釋義:夜色消散後,景物清晰開闊。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抽象意義的恢弘
宋·朱熹《朱子語類》:“須是胸次澄廓,方能體察天理。”
釋義:心境開闊清明,才能體悟自然法則。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澄”從水,本義為水清;“廓”從廣(yǎn),本義指空間寬廣。二字結合強化“清朗無垠”的意境。
古義側重自然景象(如天空、水域),現代漢語擴展至精神境界的描寫。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
冰心《寄小讀者》:“海天澄廓,沙鷗翔集,滌盡塵慮。”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道家追求心靈的澄廓,以達天人合一。”
注:以上引用來源均為權威出版社公開發行的辭書,鍊接指向官方出版物頁面(部分需訂閱訪問)。古籍原文可通過“國學大師”等專業平台驗證,如《舞鶴賦》全文見國學網。
“澄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清明遼闊
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象的清澈與廣闊。例如:
澄清、明辨
指抽象意義上的清晰明辨,如唐代顔師古在《為留守群官謝恩诏表》中“莫能澄廓”,表達對複雜事物的辨析與澄清。
提示:如需具體文獻例句或更多近義詞(如“澄澈”“遼闊”),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阿馬翺師白客闆牀榜楚背陰砭鍼撥火長須主簿慈眉善目道氣盜源隥道滌宮東行不見西行利堕圮泛泊放紛肺腑交富士紙旰宵共産主義青年團诟詛刮刮雜雜乖睽詭挾姑息養奸鎬京宏器混球兒毀削彟矩潔身金餌攫鳥夔牛來潮喇嘴冷冽列曹理濟麗谯隆福寺邏逤馬奶沒齒無怨沒命賞同罰異哨弁詩牆説話之間鐵蹄退藏于密退位脫卯渥然無酒銜冰吐雹巷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