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 嵩山 有大蜥蜴數百,吸了水後立即吐出冰球,隨着雷聲化為雨雹下降。事見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嵩山三異》。詩文中每用為雨雹大作之典實。 宋 蘇轼 《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長笑蛇醫一寸腹,銜冰吐雹何時足。”
“銜冰吐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如“雷霆電雹”“隕雹飛霜”等,均與極端天氣現象相關(參考的雹字組詞示例)。
《銜冰吐雹》是指人的本領非常高強,能夠像嘴裡銜着冰塊一樣吐出冰雹來。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口齒能言善辯,能言善辯,反駁能力強。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銜冰吐雹》這個成語,由3個部首組成:血,口,冫。
筆畫總數:9畫。
來源:
《銜冰吐雹》這個成語源自《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中的描寫。當時廉頗是趙國的名将,曾被秦國圍困在城中,敵軍派出相國的李斯給廉頗送信,請求投降,但廉頗并沒有答應。一天,李斯又前來遞信,廉頗則用冰塊咀嚼着,說:“怎麼樣!你的主人派你來見我,你什麼事也完不成。”這個故事使得“銜冰吐雹”成為了形容口才非凡的成語。
繁體:
銜冰吐雹(繁體:銜冰吐雹)
古時候漢字寫法:
銜冰吐雹(古寫:舷冰吐雹)
例句:
他在辯論中真是銜冰吐雹,将對方的觀點完全駁倒了。
組詞:
銜食細嚼、吐露心聲、大吐苦水、膽大妄為
近義詞:
出口成章、辯才如流、雄辯如椽
反義詞:
啞口無言、語無倫次、張口結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