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盜源的意思、盜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盜源的解釋

亦作“盜源”。盜賊發生的根源。 宋 劉敞 《患盜論》:“或曰:‘請問盜源?’對曰:‘衣食不足,盜之源也;政賦不均,盜之源也;教化不修,盜之源也。’”《明史·朱纨等傳贊》:“ 朱紈 欲嚴海禁以絶盜源,其論甚正。”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嚴禁賭6*博》:“賭6*博者,盜賊之媒也。始而蕩廢家財,既而潛行偷竊,及至膽大手滑,而公然以刦盜終矣。故欲禁盜源先嚴賭6*博。”《清史稿·長順傳》:“﹝ 光緒 ﹞十四年,出為 吉林 将軍。既蒞事,賑菑荒,維圜法,均釐榷,澄吏治,清盜源,整旗務,境内一切皆治辦。”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盜源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盜源”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dào yuán,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信息,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盜賊發生的根源”,即導緻盜竊、劫掠等行為産生的根本原因。例如《明史·朱纨等傳贊》中提到:“朱紈欲嚴海禁以絶盜源”,這裡的“盜源”指海盜等非法行為的根源。

  2. 社會背景引申
    曆史上常将“盜源”與社會經濟問題關聯,如貧困、政策不公等。例如清代黃六鴻在《福惠全書》中提到:“衣食不足,盜之源也;政賦不均,盜之源也;教化不修,盜之源也”,強調物質匮乏、賦稅不均和道德教化缺失是滋生犯罪的根源。


其他解釋與争議

  1. 現代引申用法
    有觀點認為“盜源”可能指“竊取他人創作成果的行為”(如抄襲、剽竊),但這種用法在權威詞典(如《漢典》)中未被收錄,可能屬于現代網絡語境中的延伸或誤用。

用法示例


“盜源”主要強調社會、經濟或制度層面的深層原因,而非具體犯罪行為本身。如需引用,建議優先采用權威典籍中的傳統定義,如《明史》《福惠全書》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源》這個詞是指竊取、抄襲他人創作成果的行為。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盜源》的拆分部首是《皿》和《元》,其中《皿》代表容器,意味着接受,而《元》則代表原初。《盜源》一詞共有10畫。 來源:《盜源》這個詞源自漢語中的拼音音譯,請問有什麼相關問題嗎? 繁體:《盜源》這個詞在繁體中是「盜源」。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盜源》的寫法不同于今天的規範寫法。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的《盜源》寫作「竹工父農」。 例句:他被指控盜用他人創意,從而進行了盜源行為。 組詞:盜取、課件盜用、盜版,都是與《盜源》相關的詞語。 近義詞:剽竊、盜版、抄襲。 反義詞:原創、創新、獨特。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