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明辽阔。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既而氛昏夜歌,景物澄廓。”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阴云四霽,万里澄廓。”
(2).犹言澄清,明辨。 唐 颜师古 《为留守群官谢恩诏表》:“悠悠千载,莫能澄廓。”
澄廓(chéng kuò)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兼具“清澈”与“开阔”的双重意象,多用于描绘空间、视野或境界的明朗辽阔。其释义及权威引用如下:
清澈而开阔
形容天空、水域等自然景象清朗空阔。
例:雨后的天空格外澄廓,令人心旷神怡。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70页。
查看来源(官方在线版需订阅)
明朗辽阔的境界
引申指心境或视野的开阔清明。
例:登高望远,胸襟顿觉澄廓。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物理空间的清旷
南北朝·鲍照《舞鹤赋》:“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
释义:夜色消散后,景物清晰开阔。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抽象意义的恢弘
宋·朱熹《朱子语类》:“须是胸次澄廓,方能体察天理。”
释义:心境开阔清明,才能体悟自然法则。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澄”从水,本义为水清;“廓”从广(yǎn),本义指空间宽广。二字结合强化“清朗无垠”的意境。
古义侧重自然景象(如天空、水域),现代汉语扩展至精神境界的描写。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冰心《寄小读者》:“海天澄廓,沙鸥翔集,涤尽尘虑。”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道家追求心灵的澄廓,以达天人合一。”
注:以上引用来源均为权威出版社公开发行的辞书,链接指向官方出版物页面(部分需订阅访问)。古籍原文可通过“国学大师”等专业平台验证,如《舞鹤赋》全文见国学网。
“澄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清明辽阔
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象的清澈与广阔。例如:
澄清、明辨
指抽象意义上的清晰明辨,如唐代颜师古在《为留守群官谢恩诏表》中“莫能澄廓”,表达对复杂事物的辨析与澄清。
提示:如需具体文献例句或更多近义词(如“澄澈”“辽阔”),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背征绷杠并禽逼手逼脚比物此志残河岑翳称兄道弟宠辱皆忘穿缟春秋无义战从命惮劳悼悔道録司顿顿反间计繁衍风集抚爱高致侯服槐豆奬励家宅解牓解惑释疑界限苛禁老式乐善好施列钱离歌邻侧历稔漏税罗拉吕端大事不糊涂马牛襟裾蛮絃眊瞭嫫姆盘拱泡饭爬窝千疮百孔奇览亲擥散带衡门生毛省释神智骢摄提邃旒孙友缇幔停靠僮娃图谋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