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觀的意思、崇觀的詳細解釋
崇觀的解釋
宋徽宗 年號 崇甯 、 大觀 的并稱。 宋 俞文豹 《吹劍錄外集》:“雖大崒騰如 崇 觀 間,賊 京 鉗天下,屏氣不得吐,而 鄧肅 進詩諷諫花石, 京 欲罪之,上嘉其意。” 宋 張表臣 《珊瑚鈎詩話》卷一:“ 崇 觀 間,朝廷召之,郡守勸駕,不得已而起。”
詞語分解
- 崇的解釋 崇 ó 高:崇山峻嶺。崇高。崇論闳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論。亦作“崇論宏議”)。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終”,終了。 充,充滿:崇酒于觞。 增長:“今将崇諸侯之奸”。 姓。
- 觀的解釋 觀 (觀) ā 看,察看:觀看。觀止(贊歎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複加)。觀風(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俗習慣,生活狀态)。觀陣。觀賞。觀察。觀感。參觀。 看到的景象或樣子:觀瞻(
網絡擴展解釋
“崇觀”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崇觀”是宋徽宗在位期間使用的兩個年號“崇甯”(1102-1106年)和“大觀”(1107-1110年)的合稱。它并非獨立的年號,而是後人将兩者并稱,用于指代宋徽宗統治的某一時期。
2.曆史背景
- 宋代文獻中多次出現該詞,例如:
- 俞文豹《吹劍錄外集》提到“崇觀間,賊京鉗天下”,暗指權臣蔡京在崇甯、大觀年間專權。
- 張表臣《珊瑚鈎詩話》記載“崇觀間,朝廷召之”,反映當時政治活動。
3.字義分解
- 崇:本義為“高大”“尊崇”,如“崇山峻嶺”;引申為推崇、尊敬(如“崇拜”),也可作姓氏。
- 觀:多音字,此處讀“guān”,意為“觀看”“景象”;另一讀音“guàn”指道觀。但“崇觀”作為專有名詞,僅代表年號組合,不涉及字面意義。
4.使用範圍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現代語境中較少出現。其核心功能是簡化對宋徽宗特定統治時期的表述,常用于分析北宋末年的政治、文化現象。
注:若需進一步了解崇甯、大觀年間的具體事件,可查閱《宋史》或相關研究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崇觀(chóng guān)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重含義。下面是有關崇觀的一些信息和例句。
拆分部首和筆畫:
崇觀的拆分部首是山(shān)和見(jiàn),它們分别表示“山”和“看見”。崇觀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和繁體:
崇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其繁體字形為“崇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崇觀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我沒有找到具體的古代寫法信息。請注意,漢字的形式會隨着時間的流逝和不同的書寫風格而有所變化。
例句:
1. 他對曆史文化很感興趣,經常去崇觀古建築。
2. 她整天對着窗外崇觀,好像有什麼特别的事情會發生。
組詞:
崇誠(chóng chéng) - 表示極其忠誠或對某人或事物良好品質的崇敬。
觀察(guān chá) - 表示仔細觀察或研究某人或某事物。
崇尚(chóng shàng) - 表示高度崇拜或推崇某一理念或價值觀。
近義詞:
看望(kàn wàng)、參觀(cān guān)、觀察(guān chá)
反義詞:
忽視(hū shì)、漠視(mò sh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