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露的意思、膏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露的解釋

猶甘露。謂其沾溉惠物。《禮記·禮運》:“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鄭玄 注:“膏,猶甘也。”《漢書·董仲舒傳》:“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姦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脩何飭而膏露降,百穀登。” 隋 江總 《詠雙阙》:“屢逢膏露灑,幾遇祥煙初。” 唐 元稹 《競渡》詩:“隨時布膏露,稱物施厚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膏露,漢語詞彙,讀音為gāo lù,其核心含義指甘美的雨露,常帶有祥瑞、滋養的象征意義。該詞屬于書面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具有文學色彩的語境中。以下從詞典釋義、詞源構成、文化意象及現代應用角度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

  1. 基本義:甘霖,滋養萬物的及時雨露

    指味道甘甜、對農作物生長極為有益的雨水或露水。《漢語大詞典》釋義為:“猶甘露。謂其沾溉惠物如膏,故稱。” 強調其如油脂般滋潤萬物的特性。來源《漢語大詞典》

  2. 引申義:恩澤、福澤的象征

    在古典文獻中常比喻君主或上天的恩惠,如“膏露降,百谷登”(《漢書》)。體現自然饋贈與人文關懷的雙重意蘊。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二、詞源與構成


三、文化意象與經典用例

  1. 祥瑞之兆

    古代将風調雨順視為治世象征,“膏露流潤,嘉禾蔚然”(《宋書·符瑞志》),體現農耕文明對自然饋贈的崇拜。來源《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2. 帝王德政的隱喻

    如《禮記·禮運》載:“天降膏露,地出醴泉”,以自然祥瑞頌揚仁政。柳宗元《為韋京兆作祭杜河中文》亦雲:“膏露降滋,百谷用成。” 來源《禮記正義》


四、現代應用與辨析


“膏露”承載着中華文化中“天人感應”“以農為本”的哲學思想,既是自然現象的凝練表達,亦是傳統祥瑞文化的重要符號。其詞義由具體物象(甘美雨露)延伸至抽象概念(恩澤福佑),體現了漢語詞彙深厚的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膏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膏露”指甘甜的露水,常被賦予自然恩澤或祥瑞的象征意義。其中“膏”意為“甘美”,“露”即露水,合稱形容滋潤萬物的甘露。例如《禮記·禮運》記載:“天降膏露,地出醴泉”,鄭玄注解“膏,猶甘也”,強調其甘潤特性。

二、引申與比喻

  1. 自然祥瑞:膏露常與“醴泉”并稱,象征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吉兆。如《漢書·董仲舒傳》提到“膏露降,百穀登”,體現其與農業豐饒的關聯。
  2. 政治隱喻:在文學中,膏露被用來比喻君王的仁政或教化惠及百姓。例如隋代江總《詠雙阙》中“屢逢膏露灑”,即以自然現象暗喻德政。

三、文學與曆史用例

四、字義拆分

“膏露”既是自然現象的雅稱,也是傳統文化中祥瑞與德政的意象符號。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禮記》《漢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綁架駁違補敝起廢長雲闡示插身成持穿方喘喝儲價德教妒癡鈍廢方桌番子手蜚雲分愛風舉雲搖豐媚鳳諾腹圍綱紀仆公婆跪起過頭話還舟寒素豪競皓袖好在鹄袍夾心舊落激征郡将坑塹空國空華率就龐厘啟舷曲拗繞彎兒仁笃三命而俯山塲舍本求末賒望柿膏兒石榴酒樹類俗本素浄俗吏縮頭鯿萬口一談完整韡炜顯然瑕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