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露的意思、膏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露的解釋

猶甘露。謂其沾溉惠物。《禮記·禮運》:“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鄭玄 注:“膏,猶甘也。”《漢書·董仲舒傳》:“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姦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脩何飭而膏露降,百穀登。” 隋 江總 《詠雙阙》:“屢逢膏露灑,幾遇祥煙初。” 唐 元稹 《競渡》詩:“隨時布膏露,稱物施厚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膏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膏露”指甘甜的露水,常被賦予自然恩澤或祥瑞的象征意義。其中“膏”意為“甘美”,“露”即露水,合稱形容滋潤萬物的甘露。例如《禮記·禮運》記載:“天降膏露,地出醴泉”,鄭玄注解“膏,猶甘也”,強調其甘潤特性。

二、引申與比喻

  1. 自然祥瑞:膏露常與“醴泉”并稱,象征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吉兆。如《漢書·董仲舒傳》提到“膏露降,百穀登”,體現其與農業豐饒的關聯。
  2. 政治隱喻:在文學中,膏露被用來比喻君王的仁政或教化惠及百姓。例如隋代江總《詠雙阙》中“屢逢膏露灑”,即以自然現象暗喻德政。

三、文學與曆史用例

四、字義拆分

“膏露”既是自然現象的雅稱,也是傳統文化中祥瑞與德政的意象符號。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禮記》《漢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膏露》

《膏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膏”和“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他們可以拆分成不同的部首和筆畫。

• “膏”字的部首是“⺼”,總共有14個筆畫。

• “露”字的部首是“雨”,總共有17個筆畫。

這個詞彙來源于古代漢語,通常用于形容草木受到陽光的滋潤和滋養。它的意思是指由自然界中的濕潤物質所滋潤和滋養的植物。

在繁體字中,“膏”字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但“露”字在繁體中寫作“露”。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些人使用了不同的字體和筆畫來表達這個詞彙。例如,有人使用了象形字來表示“膏”字,而“露”字則用了更多的線條和點畫來表達。

以下是一些使用《膏露》這個詞彙的例句:

1. 春天的膏露滋養着大地上的萬物。

2. 這幅畫裡,藝術家巧妙地捕捉到了晨間膏露的美麗。

一些與《膏露》相關的組詞包括:

1. 膏藥:用于外用治療身體部位疼痛或炎症的藥物。

2. 膏狀:呈現出膏狀或稠密的形态。

3. 露水:在夜晚或淩晨時分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水滴。

可能與《膏露》有相似意義的近義詞包括:

1. 養分:滋養和滋潤生物體的物質。

2. 潤澤:使幹燥的物體變得濕潤。

3. 灌溉:用水滋潤和滋養植物。

《膏露》并沒有一個确定的反義詞,因為它通常用來形容植物所接受的滋潤。不過,反義詞可以是“幹旱”或“幹燥”,因為它們表示沒有足夠的水分供植物吸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