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裡門。《後漢書·成武孝侯順傳》:“ 順 與 光武 同裡閈,少相厚。” 李賢 注:“閈,裡門也。”《文選·左思<蜀都賦>》:“外則軌躅八達,裡閈對出,比屋連甍,千廡萬室。” 劉逵 注:“閈,裡門也。”
2.代指鄉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徐凝》:“﹝ 凝 ﹞與 施肩吾 同裡閈,日親聲調。” 清 錢謙益 《雷孝子傳》:“﹝其父﹞強飯徐步,優遊裡閈者一年而卒。” 章炳麟 《訄書·官統下》:“夫豪俊雖超軼於裡閈之士,其材性則大氐不出其裡閈。”
“裡閈”(也寫作“裡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lǐ hàn(注音:ㄌㄧˇ ㄏㄢˋ),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指裡門
“裡”是古代基層居住單位(如五家為鄰,五鄰為裡),“閈”即裡巷的門。合稱“裡閈”代指裡巷的門戶,如《後漢書》中記載的“順與光武同裡闬”,即指兩人同鄉。
代指鄉裡
引申為鄉裡、鄰裡,常用于描述同鄉關系或居住環境。例如謝靈運詩句“貧居晏裡闬,少小長東平”,即以“裡闬”表達故鄉或長期居住的街巷。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文學創作中,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指向。
裡閈是一個漢字,意為門内。表示在某個場所或範圍内。
裡閈由門(門字的簡化形)和裡組成。門是左右開門的意思,裡表示内部。
裡閈總共有10畫。
裡閈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作為一個漢字被正式收入。
裡閈的繁體字為裡闔。
在古代,裡閈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例如,裡可以寫作裡,閈可以寫作闔。
1. 他們在裡閈裡讨論了很長時間。
2. 請将這個包裹放在裡閈裡。
裡閈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不同的詞語,例如:
1. 裡閈家-指祖籍在同一個地方的人家族。
2. 裡閈友-指住在同一個小區或社區的朋友。
3. 裡閈人-指居住在某個地方的人。
1. 門内-意思相同,表示在某個門的内部。
2. 室内-表示在房間内部,特指室内環境。
門外-與裡閈相對,表示在某個門的外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