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崇尚根本。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夫為國,其化莫大于崇本……何謂本?曰天、地、人,萬物之本也。” 明 徐渭 《奉督學宗師薛公書》:“至於崇本刊華,談道論學,信心胸而破耳目,先生至以全 浙 無一生可與語,獨庶幾於某焉。” 清 戴名世 《恭紀睿賜慈教額序》:“夫亦可見聖朝孝治天下,崇本厚始,其所以平章百姓,協和萬邦者,具見於此。”
(2).特指重視農業。詳“ 崇本抑末 ”。
“崇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óng běn,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崇尚根本
指推崇事物的本質或基礎,強調抓住核心原則。例如,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提到“夫為國,其化莫大于崇本”,認為治國需以天、地、人作為萬物之本。
重視農業
特指中國古代“崇本抑末”政策中的經濟思想,即重農輕商。例如,明清時期常通過抑制商業發展來保障農業地位。
曆史典籍:
該詞最早見于董仲舒的哲學著作,明代徐渭《奉督學宗師薛公書》中也提到“崇本刊華”,主張摒棄浮華、回歸根本。
現代應用:
如華碩公司的企業文化“崇本務實”,強調以務實态度追求核心價值。
“崇本”既可用于哲學、治國理念中表達對本質的追求,也可特指農業優先的經濟思想,其内涵隨語境變化。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案例,可參考等來源。
崇本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尊重和推崇根本;追求卓越和至高。
崇這個字的部首是山,筆畫數為9,它的聲旁是昌。 本這個字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5。
崇本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學說中的“崇尚本源”的理念。在儒家思想中,崇本是指尊崇道德、禮義、人性等根本原則,強調人們應該追求真實和純粹的本質。
崇本的繁體字為「崇本」。
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崇本」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顯著的差異。
1. 我們應該崇本尚末,重視教育的根本作用。
2. 這個社會需要人們崇尚學問的本質,而不是追求功利和表面的成就。
崇奉、本能、本源、本質、本領
尊崇、推崇、尊重、珍視
貶低、輕視、忽視、鄙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