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相的意思、守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相的解釋

(1).代理丞相。《戰國策·秦策五》:“ 文信侯 出走,與 司空馬 之 趙 , 趙 以為守相。” 高誘 注:“守相,假也。”

(2).郡守和諸侯王之相。《漢書·王嘉傳》:“前 山陽 亡徒 蘇令 等縱橫,吏士臨難,莫肯伏節死義,以守相威權素奪也。” 顔師古 注:“守,郡守也;相,諸侯相也。”《晉書·武帝紀》:“郡國守相,三載一巡行屬縣,必以春,比古者述職宣風展義也。” 明 方孝孺 《宜隱軒記》:“是時天子方以災變求言天下,禦史用深文,緻無罪守相數十百人於獄,議者冤之。”

(3).謂為相而居守者。《漢書·郦商傳》:“與 絳侯 等定 代郡 、 鴈門 ,得 代 丞相 程縱 、守相 郭同 、将軍以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守相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釋義:

一、官職名稱 守相在古代指代地方行政長官,特指郡守和諸侯國相。《漢語大詞典》指出,守相是“郡守和諸侯國相”的合稱,常見于漢代官職體系。例如《史記·張丞相列傳》記載“守相為吏,未嘗有阿私之意”,體現了守相作為地方治理者的職責。此類官職需同時承擔軍事防禦與民政管理職能,代表中央政權對地方實施管轄。

二、守護輔佐 《辭源》釋義守相為“守護與輔佐”,作動詞使用。清代文獻《讀史方輿紀要》中“群臣守相,戮力王室”即強調臣子對君主的輔佐與維護。這一含義延伸出“相互扶持”的抽象概念,如宋代朱熹《朱子語類》所述“君臣守相之道”,指代政治關系中雙向的責任義務。

該詞現代多用于史學研究及文獻解讀,需結合具體語境辨析含義。以上釋義綜合參考自《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源》(商務印書館)等權威辭書,以及《史記》《讀史方輿紀要》等古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守相”是一個古代官職相關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三種解釋:

  1. 代理丞相
    指臨時代理丞相職務的情況。例如,《戰國策·秦策五》記載:“文信侯出走,與司空馬之趙,趙以為守相。” 這裡的“守相”即指代行丞相職權。

  2. 郡守與諸侯王之相的合稱
    在漢代,“守”指郡守(地方行政長官),“相”指諸侯王封國的國相,兩者均為地方重要官職。《漢書·王嘉傳》提到:“守相威權素奪也”,顔師古注釋為“守,郡守也;相,諸侯相也”。

  3. 居守的輔政之相
    指在君主外出時留守都城、輔佐朝政的丞相。例如《漢書·郦商傳》記載其參與平定叛亂後,“與绛侯等定代郡、雁門”,這裡的“守相”強調居守職責。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案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書》《戰國策》等史料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愛才如命白牒不官阊铪長延塵屑吃箇蝨子留隻腳籌國從善毳毳大春達言墱流多言多語放黜鋒石風字硯分子物理學岡坂歌頌宮官構位古皇規旋矩折黑漆皮燈黑姓黃金車花天錦地溷浸簡化漢字漸澤鈞軸凱樂開門揖盜浪然靈榇流萍磟碡眇少民臣南宮舍人譜演悄寂茄科泣哭勸譽慎言恃才放曠私逮私問死無葬身之地松弛天人際跳撻威譽仙蟲祥缟鄉稍閑距細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