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相的意思、守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相的解釋

(1).代理丞相。《戰國策·秦策五》:“ 文信侯 出走,與 司空馬 之 趙 , 趙 以為守相。” 高誘 注:“守相,假也。”

(2).郡守和諸侯王之相。《漢書·王嘉傳》:“前 山陽 亡徒 蘇令 等縱橫,吏士臨難,莫肯伏節死義,以守相威權素奪也。” 顔師古 注:“守,郡守也;相,諸侯相也。”《晉書·武帝紀》:“郡國守相,三載一巡行屬縣,必以春,比古者述職宣風展義也。” 明 方孝孺 《宜隱軒記》:“是時天子方以災變求言天下,禦史用深文,緻無罪守相數十百人於獄,議者冤之。”

(3).謂為相而居守者。《漢書·郦商傳》:“與 絳侯 等定 代郡 、 鴈門 ,得 代 丞相 程縱 、守相 郭同 、将軍以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相”是一個古代官職相關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三種解釋:

  1. 代理丞相
    指臨時代理丞相職務的情況。例如,《戰國策·秦策五》記載:“文信侯出走,與司空馬之趙,趙以為守相。” 這裡的“守相”即指代行丞相職權。

  2. 郡守與諸侯王之相的合稱
    在漢代,“守”指郡守(地方行政長官),“相”指諸侯王封國的國相,兩者均為地方重要官職。《漢書·王嘉傳》提到:“守相威權素奪也”,顔師古注釋為“守,郡守也;相,諸侯相也”。

  3. 居守的輔政之相
    指在君主外出時留守都城、輔佐朝政的丞相。例如《漢書·郦商傳》記載其參與平定叛亂後,“與绛侯等定代郡、雁門”,這裡的“守相”強調居守職責。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案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書》《戰國策》等史料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相

守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保持相貌、形象的特征。守相的含義與外貌、形象有關,強調保持自身特征的規範和标準。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相這個詞由宀部和相部組成。宀部表示房屋、住宅的意思,相部表示象形的意義。守相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守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出自中國古代文獻《論語·衛靈公》:“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守相一詞的繁體字為守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守相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例如在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守相的字形為守相。

例句

1. 他一直很注意守相,從不隨意改變自己的發型和服裝。

2. 她十分重視守相,經常保持良好的儀态。

組詞

守律、守信、守時、守衛。

近義詞

保持形象、保持相貌、保養外貌。

反義詞

改變形象、改變相貌、隨意打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