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纓丹的意思、馬纓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纓丹的解釋

花名。一名山大丹。 清 李調元 《南越筆記·馬纓丹》:“﹝馬纓丹﹞一名山大丹,花大如盤,蕊時凡數十百朵,每朵攢集成毬,與白繡毬花相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馬纓丹”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馬纓丹(學名:Lantana camara L.)是馬鞭草科馬纓丹屬的常綠灌木或蔓性灌木,因其花朵形似古代馬匹佩戴的紅色纓絡而得名。别稱包括五色梅、臭草、如意草、七變花、五彩花等,客家人稱其為“綿鼻公花”。


二、植物學特性

  1. 形态特征

    • 植株高1-2米,莖枝呈四方形,帶倒鈎狀皮刺,葉片卵形,揉碎後有強烈臭味。
    • 頭狀花序傘房狀,花色隨花期變化,初為黃或粉色,漸變為橙紅或深紅,故有“五色梅”之稱。
  2. 生态習性

    • 原産美洲熱帶地區,現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因繁殖力強被列為入侵物種。
    • 花期全年,但未成熟果實含毒性,誤食可能危害人和牲畜。

三、文化及用途

  1. 觀賞價值
    花朵色彩豔麗且多變,常用于園林綠化,但需注意其入侵性。

  2. 藥用價值
    根、葉、花可入藥,具清熱解毒、散結止痛功效,可治瘧疾、風濕骨痛等症。

  3. 文化寓意
    花語為“開朗”和“家庭和睦”,象征積極與融洽。


四、注意事項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植物學文獻或權威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纓丹》的意思

《馬纓丹》是一個中國古代詩詞中常見的詞語,它指的是鮮紅色的馬缰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纓丹》的拆分部首為【馬】和【丹】,其中【馬】是馬的意思,【丹】是紅色的意思。這個詞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馬纓丹》的來源是古代中國的馬具用語。繁體字為【馬纓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現代不同,所以《馬纓丹》的古代寫法也有所不同。其中,【馬】的古代寫法為【馬】,【纓】的古代寫法為【纓】,【丹】的古代寫法為【丹】。所以《馬纓丹》的古代漢字寫法為【馬纓丹】。

例句

1. 她用一根鮮紅的馬纓丹,裝飾了自己的童車。

2. 軍隊中的将領們都佩戴着鮮豔的馬纓丹,非常威武。

組詞

馬具、馬鞭、馬騎、纓帽、紅色、丹砂

近義詞

馬缰繩、馬繩、缰繩

反義詞

馬纓丹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選用與其相反意義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