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尺竹伍符的意思、尺竹伍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尺竹伍符的解釋

本指記載軍令、軍功的簿籍和軍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則。亦借指軍隊。 明 方孝孺 《書夷山稿序後》:“吾觀 四明 蔣先生 ,羈寓數千裡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筆為詩……味其言如素處顯位者,未嘗有枯悴寒澁之态,是安可謂之窮士乎?”參見“ 尺籍伍符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尺竹伍符”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典故用語,其含義需結合古代軍事制度解析。該詞由四個單字構成:“尺”指計量單位,象征規範;“竹”代指竹簡文書;“伍”為古代軍隊最小編制單位(五人為伍);“符”即兵符憑證。整體喻指古代軍隊中嚴格遵循的編制條例與文書憑證制度,常見于描述軍紀嚴明的語境。

據《漢書·律曆志》記載,古代軍籍管理實行“五人為伍,二伍為什”的編制原則,相關名冊需刻錄竹簡備案,并與虎符等信物配合使用,形成完整的軍事管理體系。這種制度在《尉缭子·兵令》中也有印證:“書之尺籍,符驗相合”,體現古代軍隊的規範化運作。

現代語言運用中,“尺竹伍符”多引申為嚴格遵循既定規章的行為準則,常見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需要說明的是,該典故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其具體出處尚存學術争議,建議研究者可進一步查閱《中國軍事制度通史》等專業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尺竹伍符”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hǐ zhú wǔ fú,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解釋

本指古代軍隊中記載軍令、軍功的簿籍,以及士兵之間互相作保的守則。後引申為對軍隊的代稱。

2.出處與用法

明代方孝孺在《書夷山稿序後》中曾引用該詞:“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筆為詩……”,此處以“尺竹伍符”代指軍隊環境,強調即使在軍務繁重時仍能專注創作。

3.語言特點

4.注意

需區分部分來源(如)的錯誤解釋,例如将其誤釋為“形容才華出衆”。正确含義始終與軍隊制度相關,其他解讀可能是對字面的誤解。

如需進一步探讨,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案杯白頭蹀跇飽學之士邊諜便腹诐遁布饒彩牃純至釣樟諷刺鳳燭告慰根腳公姑貢硯骨咄犀果幹邯鄲記宏伯後福懷仰華髓甲坼驚飇舊業矩券苦本括實鍊石補天膋芗麗顔鸾钗杩子民言拟非其倫牽迫親夫主穹形入苙三般兩樣颯瑟澀筆僧裘汕頭市梢泊刹時式盤宿分筍虡泰初憛憛條蔓頑澀蝦蟇黏相托響尾蛇小爬蟲消削屟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