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蝦蟇黏的意思、蝦蟇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蝦蟇黏的解釋

蝌蚪的别名。《爾雅翼·釋魚三》:“科鬥,蝦蟇子也……今俗謂之蝦蟇臺,亦謂之蝦蟇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蝦蟇黏(xiā má nián)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多寫作“蝦蟆黏”或“蛤蟆黏”,特指蟾蜍(俗稱癞蛤蟆)皮膚腺體分泌的白色粘稠毒液,幹燥後入藥稱為“蟾酥”。以下從詞典學角度分項釋義:


一、本義解析

  1. 詞源構成

    “蝦蟇”為“蝦蟆”的異體字,指蟾蜍科動物;“黏”形容其分泌物粘稠的特性。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蟾蜍“眉間白汁謂之蟾酥”,其采集方法為“以手捏眉棱,取白汁于油紙上或桑葉上,陰幹備用” 。

  2. 生物特性

    此粘液為蟾蜍耳後腺及皮膚腺的防禦性分泌物,含蟾毒配基、腎上腺素等成分,接觸傷口可引起劇痛,但經炮制後為名貴中藥材 。


二、引申與藥用價值

  1. 中醫典籍記載

    《本草綱目》明确其藥性:“味辛甘,性溫,有毒”,具有解毒消腫、強心止痛之效,主治癰疽疔瘡、咽喉腫痛、心力衰竭等症 。清代《本草求真》進一步強調其“透絡開竅”之功 。

  2. 現代藥學應用

    經提純的蟾酥成分被納入《中國藥典》,臨床用于制作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藥,其強心作用較洋地黃更迅速 。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古代本草學

    《本草綱目·蟲部·蟾蜍》:

    “蝦蟇黏,即蟾酥也。……其汁不可入目,令人赤腫盲瞽。”

  2. 現代工具書

    • 《漢語大詞典》:“蛤蟆黏:蟾蜍皮脂腺的分泌物,可入藥。”
    • 《中醫大辭典》:“蟾酥别名蛤蟆黏,為蟾蜍科動物分泌物的幹燥品。”

參考文獻

  1. 李時珍. 《本草綱目》卷四十二·蟲部·蟾蜍 [M]. 明朝萬曆刻本.

    來源:中華經典古籍庫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8冊 [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1023.
  3. 黃宮繡. 《本草求真》卷五·解毒藥 [M]. 清代乾隆刻本.
  4.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M].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20: 附錄25.

網絡擴展解釋

“蝦蟇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釋義

2.延伸背景

3.其他可能的誤解

“蝦蟇黏”主要用于古漢語或方言中,指代蝌蚪,屬于生物學範疇的别稱。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爾雅翼》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闇很閉門酣歌篰屋傳花春熙蹙塵大嘗代名詞大璞不完點石為金疊嶺層巒堕馬妝蛾羅風道封發風鶴佛傘服屦感戢官音櫃枱耗矣哀哉饸饹華藏毀形滅性魂瓶胡威絹艱貞健糉較着接觸鏡箱矜率緊屯屯隽永絕裾決疑巨爵礨空涼殿遼逈劉三姐倮國嚬蹙拼死肉身燈三層大,二層小射的釋怨水天說人家鎖應童仆偷工婉笃忘服無理下筆如神夏南象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