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矩券的意思、矩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矩券的解釋

刻在竹木簡上的契約。《管子·山至數》:“苟合於國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 尹知章 注:“矩券,常券。” 馬非百 新诠:“券即契約……古時無紙,多以竹木為簡,故須用刀刻而識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矩券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法律和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古代文獻中解析:

一、基本釋義

“矩”本義指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說文解字》),引申為法度、規則;“券”指契約憑證(《釋名·釋書契》)。二字組合後,“矩券”特指古代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範契約或憑證文書,強調其符合法定制式與誠信約束。例如《周禮·秋官》記載訴訟時“凡以財獄訟者,正之以傅别、約劑”,其中“約劑”即包含矩券類文書。

二、曆史語境中的功能

在秦漢簡牍文獻中,矩券多用于記錄土地買賣、債務關系等重大事務。其特點包括:

  1. 法律強制性:需經官府備案,如居延漢簡中的“賣衣券”需由鄉啬夫見證;
  2. 形制規範:采用“兩辨券”形式(一分為二的契券),雙方各執一半為憑;
  3. 道德約束:《淮南子·齊俗訓》載“矩券之約,雖疏必守”,體現其對信用的保障作用。

三、現代文化引申

隨着契約制度演變,“矩券”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其承載的契約精神仍具現實意義。當代法學研究常借該詞指代傳統中國重視程式正義的契約文化(參見張傳玺《中國曆代契約會編考釋》)。

因專業詞典資源限制,建議通過以下權威途徑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矩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矩券”指刻在竹木簡上的古代契約,主要用于規範行為或作為憑證。該詞由“矩”(準則)和“券”(憑證)組成,強調通過書面形式确立規則或約定。

二、詳細解釋

  1. 字面意義
    “矩”代表規則、準則,“券”指憑證或契約。古代因無紙張,契約多刻于竹木簡上,需用刀刻标記,故稱“矩券”。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管子·山至數》:“苟合於國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 尹知章注:“矩券,常券。” 馬非百進一步解釋為“契約”。

三、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來源(如)提到“矩券”與佛教相關,指通過規則和憑證規範行為。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引申或誤傳。

四、總結

“矩券”的核心含義是古代竹木簡上的契約,常見于《管子》等典籍。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管子》原文及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褙裱冰蟾簿問岑崿倒數刀矟導言動化動力機兒女花肥松符賞拊恤稾秣共命觀者如市龜河詭滑國彜洪烈洪業懷組菅蒲家雀玃如駿氣鞫爲茂草開除康時刻辭兩犀蓮肉疁田冒煩玫階佞宋碰櫃酒評述千載凄涼逡循人模人樣撒子身個子折證攝主石黛售謗首敵瑣闼宿威土民瓦上霜為臣蚊腳無事忙無妄之災纖茸小康消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