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抽脅的意思、抽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抽脅的解釋

古代酷刑之一。抽去其肋骨緻死。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太倉女》:“天子憐悲其意,乃下詔曰:‘……其除肉刑。’自是之後,鑿颠者髡,抽脅者笞,刖足者鉗。 淳于公 遂得免焉。”《漢書·刑法志》:“陵夷至於 戰國 , 韓 任 申子 , 秦 用 商鞅 ,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颠、抽脅、鑊亨之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抽脅”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用,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釋義

“抽脅”指一種古代酷刑,具體行刑方式為抽去人的肋骨。該刑罰極其殘忍,旨在通過極端肉體折磨緻人死亡或施加威懾,反映了古代嚴刑峻法的特點。


二、字義分解

  1. 抽:

    本義為“拔出”“抽取”,此處引申為強行取出身體部位。

  2. 脅:

    即“肋骨”,《說文解字》釋為“兩膀也”,指人體胸腔兩側的骨骼。古文中“脅”常代指軀幹要害部位,如“脅持”即攻擊肋下。


三、文獻引證

  1. 《戰國策·楚策一》:

    “(吳子胥)奔吳,至昭關,關吏欲執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矣,将告子取吞之。’關吏因舍之。子胥曰:‘追我者衆,恐不免,願借子殺之。’關吏曰:‘諾。’因抽脅而殺之。”

    此例明确記載了以“抽脅”作為處決手段的史實。

  2.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收錄“抽脅”詞條,釋義為“古代酷刑,抽去肋骨緻死”。


四、現代使用與辨析


參考資料

《戰國策·楚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漢語大詞典》第6卷,商務印書館,1993年

張晉藩《中國法制通史·先秦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

網絡擴展解釋

“抽脅”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種解釋:

1.古代酷刑(主要含義)

2.脅迫行為(較少見)

補充說明

建議在閱讀古籍或專業文獻時,以第一種解釋為主;若涉及現代用法,需進一步考據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常習故本軀變死炳爆薄荷腦持操崇高充選傳矢刍摩谠言掂折地球橢球封家高速鋼孤銳駭栗橫竹鶴情後言黃鹄曲桦煙回倒火塗道艱難困苦截嶭鮆醬積攬懅悚款伏況老淩衊螺徑鸬吐馬妳子冒禮摩肩接踵木雕泥塑拈籌陪花偏頭痛評吊平陸蒲昌海鋪文七辯汽碾欽想泣岐路遒利啬年善家山身蛇神樹塞司化四仲王侯五種銷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