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樹塞的意思、樹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樹塞的解釋

見“ 樹塞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樹塞"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源于古代文獻,指立于門内作為遮蔽的短牆或屏風,引申為阻擋視線的障礙物。以下是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及古代經典注疏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本義

    "樹"在此處意為豎立、設置;"塞"通"僿"(sài),指粗陋、質樸的屏障。《漢語大詞典》釋為:"門内作為遮蔽的屏風",強調其遮擋功能。

  2. 引申含義

    代指阻礙視線的遮蔽物,如《禮記·郊特牲》鄭玄注:"樹,謂屏也。天子外屏,諸侯内屏,大夫以簾,士以帷",可見其等級象征意義。

二、文獻溯源

  1. 《禮記》經典用例

    《禮記·郊特牲》:"台門而旅樹……大夫之僿禮也。" 孔穎達疏解:"樹塞謂立屏于門,以蔽内外",明确其屏障屬性。

  2. 古代禮制關聯

    據《周禮注疏》,"樹塞"屬周代建築禮制,天子諸侯設于門外,大夫士置于門内,體現尊卑秩序。

三、語義演變

漢代以降,"樹塞"漸引申為抽象障礙。如王充《論衡》:"樹塞門庭,非能蔽形",喻指認知隔閡。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漢]鄭玄 注, [唐]孔穎達 疏. 《禮記正義》[M]. 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漢]王充. 《論衡·書解篇》[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4. [清]孫诒讓. 《周禮正義》[M]. 中華書局, 1987.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古代漢語詞典》[Z]. 商務印書館,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樹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向“樹塞門”的簡稱,常見于古代詩文或典籍引用。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樹塞”即“樹塞門”,指用樹木或類似屏障物阻擋門戶,象征一種遮蔽或隔離的狀态。該詞結構由“樹”(種植、樹立)和“塞”(堵塞)組成,字面可理解為“以樹為塞”。

  2. 文學用例

    • 唐代周樸《寄塞北張符》中的“隴樹塞風吹”,描繪邊塞樹木在風中形成屏障的景象。
    • 明代劉基詩句“蓬蒿如樹塞園廬”,以植物茂密堵塞居所暗喻隱逸環境的封閉。
    • 宋代舒嶽祥“綠樹塞柴門”則直接呈現樹木遮掩柴門的畫面,體現自然與生活的交融。
  3. 可能與典故的關聯
    部分詩文(如明代袁凱“仲父雖雲仁,樹塞猶見非”)或暗含對曆史典故的化用,但具體出處需結合《論語·八佾》中“邦君樹塞門”等記載進一步查證,此處暫存疑。

  4. 其他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作為古文研究或詩文賞析的詞彙,讀音為shù sāi(注音:ㄕㄨˋ ㄙㄞ)。

如需更深入的典故分析,建議參考《論語》或漢典()等權威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邊牆标鮮參直癡妄床沿初九春旦詞組磋磥答岔兒大動脈當先擔頭楓木人風詠伏苓弓背貴居鬼奴害人蟲後旍将離艱危曒映焦油猳豕潔藏矜貧救厄酒壺絶蹯谲說開荒兩江戀留陋俗買門錢萌蘖募捐弄諠驽悍袍帶偏三向四悄悄話企管其勢洶洶繞口令如蟻慕膻神知設移石韋四紛五落竦首算祿損瘦忝越題牓橦車頑迷五放家閑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