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掂折的意思、掂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掂折的解釋

(1).跌斷;折斷。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班管雖圓被風裂,玉簪更堅也掂折。” 元 喬吉 《醉太平·題情》曲:“髻鬆釵落鳳凰金,險掂折玉簪。” 明 賈仲名 《蕭淑蘭》第三折:“待古裡掂折了玉簪,摔碎了瑤琴。”

(2).指打斷。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三折:“動不動掂折我腿脡,動不動打碎我天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掂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學作品及方言中,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1. 折斷、跌斷
    指物體因外力作用而斷裂。例如:

    • “玉簪更堅也掂折”(出自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形容玉簪堅固卻仍被折斷。
    • 元代喬吉《醉太平·題情》中“險掂折玉簪”,描述玉簪險些折斷的情景。
  2. 打斷、擊斷
    引申為對人或事物的強行中斷或破壞。例如:

    • “動不動掂折我腿脡”(出自元代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表示用暴力打斷腿部。
    • 明代賈仲名《蕭淑蘭》第三折“掂折了玉簪”,暗喻情感或承諾的斷裂。

用法特點

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西廂記諸宮調》《鴛鴦被》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掂折是一個成語,意為斟酌、權衡。它由“掂”和“折”兩個字組成。 掂這個字的部首是手,共有8個筆畫。它可以表示用手拿着、稱量、衡量等意思,也可以表示斟酌、權衡等引申義。 折這個字的部首是手,共有7個筆畫。它可以表示折疊、折斷等意思,也可以表示核算、減價等引申義。 掂折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業活動中的權衡和議價。在古時候,人們在進行買賣時會使用稱量工具将貨物進行掂量,以确定貨物的價值和購買數量。同時,買賣雙方也需要進行價格的商議和砍價,以達到雙方滿意的交易結果。因此,掂折成為形容人們在商業交易中仔細衡量利弊、權衡得失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掂折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一些差别。但是,掂折這個成語在古代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 1.在商業談判中,對于價格的掂折是很重要的。 2.他在做決定時總是能夠掂折得很準确。 一些與掂折相關的詞彙有: 1.權衡:斟酌權衡,衡量利弊。 2.砍價:在交易中進行價格優惠談判。 3.斟酌:衡量,權衡,思考。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掂折相關,因為掂折主要是描述一種思考、權衡的行為,沒有明确的對立概念。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