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毀的意思、抽毀的詳細解釋
抽毀的解釋
抽出一部分加以銷毀。 魯迅 《書信集·緻鄭振铎》:“這一月來,我的投稿已被封鎖,即無聊之文字,亦在禁忌中,時代進步,諱忌亦隨而進步,雖‘僞自由’,亦已不準,但《<北平箋譜>序》,或尚不至‘抽毀’如 錢謙益 之作欤?”
詞語分解
- 抽的解釋 抽 ō 把中間的取出:把信抽出。 從事物中提出一部分:抽籤。抽調(刼 )。抽查。抽頭。抽薪止沸。 吸:抽煙。抽水。抽泣。抽咽。 概括:抽象。抽演。 減縮:抽縮。 引出,長出:抽青。抽芽。抽穗。抽紗。
- 毀的解釋 毀 ǐ 破壞損害:毀滅。毀害。毀棄。銷毀。 燒掉:燒毀。焚毀。 把成件的舊東西改造成别的東西:一張舊桌子毀成兩個小凳子。 诽謗,說别人的壞話:毀謗。毀譽。诋毀。 譽 筆畫數:; 部首: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抽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ōu huǐ(注音:ㄔㄡ ㄏㄨㄟˇ),其核心含義是從整體中抽出一部分内容加以銷毀。以下是具體解釋和相關背景:
基本定義
- 詞義:指對書籍、文獻或文字材料進行選擇性銷毀,通常保留大部分内容,僅删除或銷毀被認為不適宜的部分。
- 應用場景:常見于曆史文獻審查、文化管控或特定語境下的文字處理,例如清代禁毀書目中的《抽毀書目》即屬于此類操作。
曆史與實例
-
清代禁毀書目:
清代通過《全毀書目》和《抽毀書目》對書籍進行管控,前者要求全書銷毀,後者則僅銷毀部分内容。例如,陳乃乾《焚書總錄》記載,清代共抽毀書籍402種。
-
魯迅書信中的引用:
魯迅在《緻鄭振铎》中提到,其投稿因時代忌諱被封鎖,并推測自己的《<北平箋譜>序》或許不會像錢謙益的作品一樣遭到“抽毀”,反映了民國時期文化審查的延續性。
補充說明
- 與“全毀”的區别:
“全毀”指整部作品銷毀,而“抽毀”僅針對局部,體現了審查的精細化。
- 現代引申:
該詞也可用于比喻對信息、數據的部分删除或遮蔽行為,但需結合具體語境。
通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抽毀”一詞在曆史文獻管控和文化審查中具有特定意義,其操作方式與“全毀”形成鮮明對比。如需更詳細資料,中的曆史文獻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抽毀 (chōu huǐ) 這個詞意味着徹底毀壞或破壞某物。它的拆分部首是扌和毀,扌是手的意思,毀表示破壞。它的筆畫數是12,其中扌部4畫,毀部8畫。
《抽毀》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它是由動詞"抽"和動詞"毀"組合而成。"抽"表示迅速拿走或取出,"毀"表示毀壞。因此,抽毀的意思就是迅速地毀壞某物。
對于繁體字來說,《抽毀》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并沒有具體出現"抽毀"這個詞彙的寫法。但是,"抽"字在古代的寫法是由兩個手的旁邊放置一個刀,刀表示把物品迅速地取出,"毀"字在古代的寫法是由火和火兩個字組成,表示破壞。因此,古代漢字中描寫抽毀的字可能是由刀、火組合而成。
以下是一些使用"抽毀"一詞的例句:
1. 公司抽毀了過期的文件。
2. 小偷進來後抽毀了房間的所有貴重物品。
3. 在搬遷之前,必須抽毀所有舊裝置。
其他與"抽毀"相關的詞彙包括:
組詞:抽取、抽動、毀壞、毀滅
近義詞:摧毀、破壞、糟蹋
反義詞:保護、保留、修複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