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年的意思、末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年的解釋

[last years of a dynasty or reign] 曆史上一個朝代或一個統治者統治的末期

詳細解釋

(1).老年;晚年。《莊子·齊物論》:“ 昭文 之鼓琴也, 師曠 之枝策也, 惠子 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 成玄英 疏:“皆少年盛壯,故能運載形智至於衰末之年。”《南史·隱逸傳下·阮孝緒》:“﹝ 阮孝緒 ﹞末年蔬食斷酒。” 明 李贽 《又與周友山書》:“ 秉忠 自幼為僧, 世祖 至 大都 見之,乃以釋服相從軍旅間,末年始就冠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後山師曾黃》:“ 陳後山 平生尊 黃山谷 ,末年乃雲‘向來一瓣香,敬為 曾南豐 。’”

(2).指一個君主在位或一個年號的最後一段時期。《漢書·孔光傳》:“ 霸 亦治《尚書》,事太傅 夏侯勝 , 昭帝 末年為博士。”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 貞元 末,以宦者為使,抑買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復行文書,置白望數百人於兩市。” 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序》:“ 太祖 元年,戶九十六萬;末年天下既定,戶三百九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六回:“ 同治 末年,這裡的道臺姓 馬 ,是敝同鄉。”

(3).指一個朝代最後的一段時期。如: 明 朝末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末年”是漢語中表示時間範疇的專有名詞,特指某個曆史階段、朝代或人物生平的最後時期。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末年”指“一個朝代或一個君主在位的最後一段時期”,例如“明朝末年”“乾隆末年”。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補充說明,該詞亦可延伸至人物生命曆程的晚期,如“司馬遷晚年潛心著述,直至病逝前末年仍筆耕不辍”。

從詞源結構分析,“末”字本義指樹梢,引申為事物的終端,《說文解字》注:“末,木上曰末”,與“本”相對構成空間概念,後經語義泛化産生時間維度含義。“年”作為時間量詞,二者組合形成偏正結構,精準定位時間軸線上的終點區間。

在具體使用場景中,“末年”常與重大曆史事件關聯。北京大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列舉典型案例: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唐朝末年藩鎮割據等表述,均凸顯該詞承載的曆史轉折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詞典》特别強調,使用時應避免與“末期”混淆——前者側重具體朝代或人物的終結時段,後者則適用于更廣泛的事物衰敗階段。

網絡擴展解釋

“末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朝代或統治時期的末期
    指某個朝代或統治者執政的最後階段。例如:“明朝末年”“貞元末年”。這種用法常見于曆史描述,如《儒林外史》提到“成化末年”,即明憲宗統治的最後時期。

  2. 年號或君主在位的末期
    特指某個年號或君主統治的結尾階段。例如《漢書·孔光傳》中“昭帝末年為博士”,這裡的“末年”指漢昭帝統治的最後幾年。

  3. 個人晚年(較少見)
    在古漢語中可指老年或晚年,如《莊子·齊物論》中“載之末年”,但現代更常用“晚年”表達此意。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末期、晚期
    • 反義詞:初年、初期
  5. 擴展用法
    現代偶爾用于非曆史語境,如“項目末年”表示項目收尾階段,但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示例與對比

注意: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曆史文獻中通常指朝代或統治時期的末期。

别人正在浏覽...

隘形闆斧班輪禀火抄胥傳圭襲組粗論袋子颠酒調貼東牀之選風颷分身将偾轅夫權寒審核反應堆何已黃綿襖皇業揮綽會心侶結邪積伶恪恭誇妍鬥豔裡手立仗亂實論究鳴不平牛乳驽牛怒武坡撇棄穢青牛妪青雲意親強纃缞奇正相生诎膝肉顫心驚若敖之鬼生月事項手實霜飔水吊子舒鴈松狗天眼開危窘文采文言無噍類矣先芬閑慢小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