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 西戎 旅國 出産的大犬。《書·旅獒》:“西 旅 厎貢厥獒。” 孔穎達 疏:“ 西戎 旅國 ,緻送其大犬曰獒。” 元 周伯琦 《天馬行應制作》:“騶虞麟趾并樂歌, 越 雉 旅 獒盡風靡。” 清 趙翼 《娘娘叫狗山》詩:“《陰符》不望 驪母 傳,方物終期 旅 獒貢。”
(2).借指 西戎 各國。 章炳麟 《讨滿洲檄》:“自 周公 兼 夷狄 ,定九宇,四海之内,提封萬裡,旅獒、 肅 慎無敢不若。”
“旅獒”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基本解釋
“旅”指古代西戎的旅國,“獒”為大型猛犬。合稱“旅獒”即指旅國進貢的獒犬。
補充:獒犬在古代被視為護衛犬,體型威猛,常用于守護貴重物品()。
引申含義
因獒犬是西戎地區的代表性貢品,後以“旅獒”借指西戎各國,如章炳麟《讨滿洲檄》中“旅獒、肅慎無敢不若”即用此意。
出自《尚書·周書·旅獒》,記載周武王滅商後,西戎旅國進獻獒犬,召公奭借此勸谏武王:
現代語境中,“旅獒”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較少作為日常成語使用。其核心警示意義(如戒除貪欲、專注正業)仍具現實參考價值。
提示:若需了解《旅獒》全文或相關曆史背景,可查閱《尚書》原文或權威史學資料。
旅獒(lǚ áo)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旅”和“獒”兩個部分組成。
旅的部首是方(方塊兒),筆畫數為10。它是一個持續旅行的動作,表示人或物在遠離家鄉的地方居住或旅遊。
獒的部首是犬(狗),筆畫數為17。獒是指一種高大威猛,毛色黃褐或黑色的犬科動物。
旅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獻《山海經》中的一則記載。在《山海經·海内經》中,有這樣的描述:“旅獒,見怪則吠,聞盜則號。”這裡的旅獒指的是一種善行長途的猛獸,它常常能夠準确地尋找到盜賊的蹤迹。後來,人們将旅獒用于形容有出色辨識能力的人。
旅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旅獒」,與簡體字一樣。
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人們可能會将旅獒寫作「旅敖」。這種寫法更為古老,但在現代用法中已經較少見。
以下是旅獒的用法例句:
1. 張先生喜歡旅行,他是個真正的旅獒。
2. 在陌生的城市中,我迷路了,好在遇到了一位旅獒,他幫我找到了回家的路。
旅獒的組詞可以有:旅遊、旅途、旅者。
旅獒的近義詞包括:旅人、旅者、遊人。
旅獒的反義詞可以是宅狗、居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