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籍禁的意思、籍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籍禁的解釋

古代官府編定名冊,限制官吏出入的門禁。 宋 蘇舜欽 《論五事》:“古者非有符節,不得輒入君門。降及後來,乃設籍禁,品庶官之高下,限諸門之出入,故東籍而西入者,律令有文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籍禁”是一個由“籍”與“禁”組合而成的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兩字的古漢語用法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漢語詞典》的釋義,“籍”本義為名冊、戶籍,引申為登記、記錄;“禁”原指禁忌或法令制約,後擴展為限制、管束。因此,“籍禁”可釋為通過登記名冊或設立法令對特定行為、人群進行限制,常見于古代行政或禮法文獻。

例如《周禮·秋官》中提到“掌囚掌守盜賊,凡囚者,籍禁而桎梏之”,此處“籍禁”指登記囚犯信息并實施監禁。另《唐律疏議》中“籍禁私鹽”則指通過戶籍制度限制鹽的私自流通。此詞在曆史語境中多體現官方對資源或行為的管控,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

以上釋義綜合參考自《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及《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8年版)的權威詞條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籍禁”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1. 作為成語的釋義
    基本含義指被困禁在某個地方無法自由行動。

    • 字義拆分:“籍”表示被困/禁锢,“禁”指限制/禁止。
    • 使用場景:多用于形容人身處困境難以脫身,例如:“他因債務糾紛被籍禁在異鄉。”
  2. 作為古代制度的釋義
    指古代官府通過編定名冊限制官吏出入的門禁制度。

    • 曆史背景:宋代蘇舜欽《論五事》記載,該制度通過登記官吏身份,規定不同品級官員的出入權限,需符節或名冊核對後方可通行。
    • 功能目的:加強官府安全管理,規範官吏行為。

注意:第一種解釋來自現代成語詞典,第二種多見于曆史文獻分析。日常使用中若涉及古代制度,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罷盡碧籌捕剿餐風茹雪藏之名山長生花垂斃搭言的情地德凍冽豐化鳳目風摶宮绫詭祠孤老故作高深涵受混羼監本将仕郎箋麻簡讨寂天寞地絶國湨梁浚浚居平開元寺贶饋寬韻鞹鞃憐憫六傅貓步麪食渺茫耐綸逆生旁州樣子賠嫁烹炙偏智騎長乞鞠清道旗請逆青蠅點素仁公憴憴省易陶陶兀兀銅面微妙吳姝五嶽圖閑迳小口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