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囿的意思、場囿的詳細解釋
場囿的解釋
猶場圃。借指事物萃集之處。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抗思乎文藻之場囿,容與乎道術之疆畔。”
詞語分解
- 場的解釋 場 (場) á 平坦的空地,多指農家翻曬糧食及脫粒的地方:場院。 量詞,指一事起迄的經過:下了一場雨。 集,市集:趕場。 場 (場) ǎ 處所,許多人聚集或活動的地方:場子。場地。場所。 量詞,用于
- 囿的解釋 囿 ò 養動物的園子:鹿囿。園囿。 局限,被限制:囿于成見。 借指事物萃聚之處:“遊于六藝之囿”。 筆畫數:; 部首:囗;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場囿(chǎng yòu)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角度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的釋義體系分析:
-
基本釋義
“場”指特定的活動空間或範圍,如《說文解字》釋為“祭神道也”,後引申為進行某種活動的場所;“囿”本義為古代畜養禽獸的園林,《周禮·地官》記載“囿人掌囿遊之獸禁”,後衍生出局限、束縛的抽象含義。二字組合後,既可指具象的圍場空間,也可比喻思想、行為的局限性框架。
-
語用特征
- 作具象名詞時,見于《漢書·食貨志》對漢代皇家獵場的記載“廣開苑囿,設場校獵”
- 作抽象名詞時,多用于哲學論述,如章太炎《國故論衡》中“破學術之場囿,通古今之郵”
-
詞源考證
該詞在《辭源》(第三版)中被歸入“兩漢複合詞”範疇,其形成與漢代“苑囿制度”密切相關,後經魏晉文人賦體文學的引申使用,逐漸發展出抽象語義層。
文獻參考:
-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第3冊,商務印書館
- 何九盈《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場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場圃”,即農作物的種植與儲存場所(如打谷場、菜園等),後引申為事物聚集或荟萃之處。例如三國時期曹植在《魏德論》中寫道:“抗思乎文藻之場囿,容與乎道術之疆畔”,此處“文藻之場囿”即指文學才華彙聚的領域。
二、詞源與用法
- 構詞解析:“場”指場地、範圍,“囿”原指古代帝王畜養禽獸的園林,後引申為界限或聚集地,二者結合後強調特定範圍内的集中與荟萃。
- 語境應用:多用于比喻事物彙聚的領域,如學術、文化等抽象範疇,常見于古典文獻或書面語。
三、相關參考
- 權威來源: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等均将其解釋為“事物萃集之處”,愛站小工具進一步指出其出自曹植的《魏德論》。
- 近義詞:領域、範疇、荟萃之地(需結合具體語境使用)。
四、注意事項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籍或文學性較強的文本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源本瑞鞭絲冰瓯博照補瀉車軌成群春婦春賬出鎮村鬼村妓大祿達命彈毫點頭芳年華月方嚴匪棍浮漚福相高而不危割切構畫光前絕後官政骨頭固有頻率鼓壯酒在心頭,事在肚裡課役隆上芒洋馬羊劫民虜尼庵籤省青瑣秘青挺挺楸函起重三夏勝殘鼪徑贳廛順浪碩謀嘽咺鐵胎徒庶頑懦威略殟殁烏金拓無主後險怪香葉鮮意心存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