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正的意思、方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正的解釋

(1) [upright and foursquare]∶成正方形,不歪斜

字寫得很方正

(2) [upright;righteous]∶正直不阿

為人方正

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詳細解釋

(1).指人行為、品性正直無邪。《管子·形勢解》:“人主身行方正……行發於身而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復行也。”《東觀漢記·吳良傳》:“﹝ 吳良 ﹞以清白方正稱。”《舊唐書·儒學傳上·徐文遠》:“ 文遠 方正純厚,有儒者風。”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崔遵度 性方正,深於琴。”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2).古代制科之一。 漢文帝 時始诏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多為舉薦;後成為制科之一,如 唐 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 清 代有“孝廉方正科”,有舉薦和自薦之别,先薦,後廷試。以德行方正為取士的主要标準。

(3).正方形;四四方方。《周髀算經》卷上“圓出於方,方出於矩” 漢 趙爽 述:“圓規之數,理之以方;方,周匝也。方正之物,出之以矩;矩,廣長也。”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五:“她學得極快,口音清楚,寫的字也很方正。” 吳組缃 《山洪》一:“他的臉形方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正”一詞的詳細解釋可從以下幾個維度展開:

一、基本含義

  1. 形狀特征
    指物體呈正方形或四邊規整的形态。例如“字寫得很方正”“房屋結構方正”。

  2. 品行正直
    形容人行為正直、正派,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方正之不容也”,強調品格端正不阿。

二、引申與擴展

  1. 書法與文字規範
    在書法中特指字體工整、筆畫端正,如“方正字”形容規矩的字體。

  2. 曆史制度中的特殊用法
    漢代以來,“賢良方正”曾是科舉制科之一,選拔德行正直的人才。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方正”兼具物理形态與道德品質的雙重内涵,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朱子語類》《珍珠船》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正(fāng zhè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拆分部首為方(fāng)和正(zhèng),共有9個筆畫。方的部首為方塊,正的部首為一豎,形狀均較為規整。 方正一詞起源于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簡化字體之一。在繁體字中,方正字的寫法與簡化字體有所不同,方字的頂部有一個額外的橫筆畫。在古代漢字中,方正寫法較為繁瑣,需使用更多的筆畫。 以下是方正一詞的例句: 1. 他的身材高大、正直方正。 2. 這家公司一直秉持着方正的經營理念。 與方正相關的組詞包括:方正無誤、方正不二等。這些詞彙都強調了準确正直的含義。 方正的近義詞包括:正直、正義、誠實等。這些詞彙都表達了道德端正、誠實守信的意思。 方正的反義詞包括:歪曲、不端、不誠實等。這些詞彙則表示了不誠信、不正直的含義。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