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on one's guard for all possible dangers;be prepared for any eventualities] 好像面對着強大的敵人。形容戒備森嚴,十分緊張
衙門裡紮許多兵,如臨大敵。——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好像面對着強大的敵人。形容戒備森嚴。《舊唐書·鄭畋傳》:“ 畋 還鎮,蒐乘補卒,繕修戎仗,濬飾城壘,盡出家財以散士卒。晝夜如臨大敵。” 鄭觀應 《盛世危言·訓俗》:“各屬鄉民,勇於私鬭,此一姓或若幹人,彼一姓或若幹人,約期械鬭,如臨大敵。” 蕭殷 《桃子又熟了……》:“二十個全副武裝的哨兵,分成兩排把守着城門洞,兩溜刺刀閃着寒光,如臨大敵。”
“如臨大敵”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rú lín dà d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形容将本不緊迫的形勢或事情看得過于嚴重,表現出高度戒備或緊張的狀态,如同面對強大敵人一般。
該成語強調心理層面的過度戒備,需結合語境判斷褒貶。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文獻來源。
《如臨大敵》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面對重大威脅或困難時表現得非常謹慎、警覺和有準備。
《如臨大敵》的拆分部首是如(女字旁)和有(月字旁),總筆畫數為12畫。
《如臨大敵》成語最早見于《孫子兵法》一書,意指将士在戰争中面臨強敵時的謹慎态度。它的繁體字為「如臨大敵」。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如臨大敵》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如臨大敵」。
1. 他面對困難時總是如臨大敵,從不掉以輕心。
2. 領導對這次考試重視程度很高,他們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如臨大敵,全力以赴。
如臨大敵的組詞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臨大敵、如坐針氈。
如臨大敵的近義詞有:臨危受命、心驚膽戰、履危蹈險。
如臨大敵的反義詞有:掉以輕心、漫不經心、無憂無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