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飯鼓的意思、飯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飯鼓的解釋

寺院召僧尼進食之鼓聲。 宋 梅堯臣 《題松林院》詩:“木魚傳飯鼓,山衲見歸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飯鼓”在漢語中屬于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兩個角度進行解析:

一、佛教儀軌中的法器

“飯鼓”特指寺院中召集僧人用齋的擊鼓信號。據《佛學大辭典》記載,古代寺廟以擊鼓為號,提示僧衆過堂用膳,這一傳統源自印度佛教“犍椎”制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并演變為寺院日常儀軌。唐代詩人白居易《遊悟真寺詩》中“齋鐘鳴飯鼓”即是對此場景的描寫。

二、漢語詞彙的比喻引申

在世俗語境中,“飯鼓”可引申為饑餓時腹中發出的聲響,屬于通感修辭手法。清代小說《鏡花緣》第五回“隻聽腹中飯鼓頻催”即用此意,形象化表達饑餓狀态。《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注明其作為口語化表達在明清文學中的使用頻率較高。

需特别說明的是,“飯鼓”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屬于具有文學色彩的書面詞彙,多出現于古典文獻研究及佛教文化相關論述中。

網絡擴展解釋

“飯鼓”是漢語詞彙,指寺院中召集僧尼進食時敲擊的鼓聲。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該詞由“飯”和“鼓”組合而成,字面意為“用鼓聲通知用餐”,專指佛教寺院通過擊鼓提示僧衆集體進餐的信號。

  2. 文化背景
    古代寺院有嚴格的作息制度,鼓聲既是時間管理的工具,也是宗教儀軌的一部分。飯鼓通常在固定時間敲響,僧尼聞鼓聲後需停止其他活動,前往齋堂用餐。

  3. 文學引用
    宋代詩詞中多次出現該詞,例如:

    • 梅堯臣《題松林院》:“木魚傳飯鼓,山衲見歸僧”;
    • 陸遊《野寺》:“閑行入野寺,僧飯鼓其镗”;
    • 王洋詩中“雲海堂前飯鼓忙”也描繪了寺院生活場景。
  4. 相關擴展
    寺院中類似信號工具還有“木魚”“雲闆”等,但“飯鼓”特指與飲食相關的鼓聲,體現了佛教“過午不食”等戒律的實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背景或寺院制度,可查閱《題松林院》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後鸨奧筆談波祗草次儲饷擋土牆擔荷得魚忘荃帝京定金怫忾官店光霁棺椁海腴毫不諱言瘊子宦者嘑旦回景葭律見背棘地結存桀驽結轶嵥峙靜睇九英梅開市看席寬邃锟鋼鄰封懰栗霤軒羅圈兒揖漫遊生物髦發馬足龍沙昧然毗連姘人搶掠前資官晴爽清湯清壯攘獄山嵎驷黃誦谏隨照退丁佗背唯理論獻見弦匏消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