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驷黃的意思、驷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驷黃的解釋

駕一車之四匹黃騂馬。 明 何景明 《原有楚》詩:“原有桑,隰有唐,子車駟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驷黃"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并非一個獨立收錄的标準詞條。其含義需拆解為單字并結合古代文獻理解:


一、單字釋義

  1. 驷 (sì)

    指古代由四匹馬拉的車,或代指四匹馬。《說文解字》:"驷,一乘也。從馬,四聲。"

    例證:《論語·顔淵》:"驷不及舌"(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說出的話)。

  2. 黃 (huáng)

    本義指黃色,亦用于姓氏或特定名稱。在車馬文化中,"黃"可指黃赤色的馬。《說文解字》:"黃,地之色也。"

    例證:《詩經·魯頌·駉》:"有驷有騜","騜"通"黃",指黃白相間的馬。


二、詞源與文獻中的關聯 "驷黃"未見于經典辭書,但古文獻中"驷"常與馬色組合表示車駕規格:


三、綜合釋義

"驷黃"可理解為由四匹黃馬拉動的車駕,屬古代貴族出行儀制。此組合凸顯禮制中馬色的象征意義,如黃色代表尊貴(周代尚赤,後黃漸尊)。需注意該詞屬文言遺存,現代漢語極少獨立使用。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16051,"驷"、"黃"字條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

    中華書局影印本,"驷"、"黃"部

  3. 《詩經注析》(程俊英注)

    中華書局,ISBN:9787101005757,秦風·驷驖篇

  4. 《儀禮·既夕禮》(十三經注疏本)

    車馬制度記載

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上述文獻原文以獲完整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驷黃”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 基本含義
    指駕同一輛車的四匹黃骍馬(黃骍馬即毛色黃赤相間的馬)。其中“驷”表示四匹馬,“黃”特指馬的毛色。

  2. 詳細解釋

    • 該詞出自明代何景明的詩作《原有楚》:“原有桑,隰有唐,子車驷黃。”,描述的是四匹黃骍馬拉車的場景。
    • 古代“驷”常指四馬一車,如《論語》中“驷不及舌”,而“黃骍”則源自《詩經·魯頌》對馬匹毛色的分類,黃赤色為“骍”。
  3. 使用場景與延伸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中,形容車馬儀仗的規格或馬匹毛色特征。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相關成語如“驷馬高蓋”“驷之過隙”仍保留“驷”的意象。

  4. 注意差異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形容馬匹黃色毛色”,此說法未體現“四匹”的核心含義,建議以多數文獻的“四匹黃骍馬”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百慕大群島貶望慘絕人寰纏束蟬飲楚材出奇劃策呆笨導化到來道貌點瓜梵蒂岡房計馮唐白首風雨同舟構拟孤拐杭子合境谹議穢羶冱陰踐阼勘當慷忾考核口吧吧寇鈔梁昌離把靈帳六韬理妝羅浮春梅三眉圖蒙戎面審名駒鳴啭磐互彭考僄狡千裡逢迎缺政三角形神封詩局詩叟誓信收養水餅樹幟肆恣跳月貼運汙塗歇帳谿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