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新豪健。 晉 陸機 《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 宋 葉適 《姜安禮墓志銘》:“君詩清壯抑揚,而不刻削以反今人之律。” 金 松岑 《文學上心美術觀》:“短簫鐃歌,表其清壯;橫吹邊奏,寄其悲涼。”
“清壯”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文學、藝術領域,其核心含義為清新豪健,常形容詩文、書法等創作風格兼具清雅與雄健的特質。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清”指清新、清雅,“壯”指雄壯、豪健,二者結合表示作品既有明淨脫俗的意境,又有剛勁有力的表達。例如:黃庭堅評蔡琰書法“如胡笳十八拍,清壯頓挫”。
文學延伸
該詞常被用于評價詩文的風格。如宋代葉適在《姜安禮墓志銘》中稱其詩“清壯抑揚”,金代松岑則用“短箫铙歌,表其清壯”形容音樂與文學的交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論相關書籍。
清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清”和“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清”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8;
“壯”的部首是“土”,筆畫數為6。
【來源】
“清壯”的意思是指人的體态健美、骨骼健壯。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多用以形容青年人的強壯身體。
【繁體】
“清壯”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清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清壯”這個詞語的字形稍有不同。其中“清”的古字寫法為“靑”,“壯”的古字寫法為“壯”。古時的筆畫數分别為8和7。
【例句】
1. 青年時期的他身材清壯,精力充沛。
2. 這名運動員不僅技術娴熟,而且身體非常清壯。
【組詞】
清秀、清純、壯麗、壯烈
【近義詞】
健壯、強壯、健美
【反義詞】
衰弱、消瘦、虛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