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星鬥運行。 晉 夏侯湛 《秋可哀》詩:“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蕭條,火迴景以西流。”
(2).指反射的夕陽。 南朝 宋 鮑照 《秋夜》詩之二:“傾暉忽西下,迴景思華幕。” 錢仲聯 集說引 方植之 曰:“華幕,言朝旭也,謂流光迅速不可常。”
謂轉身。景,身影。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分離别 西川 ,迴景歸 東山 。”
“回景”是一個古典文學中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星鬥運行
指星辰在天空中的移動軌迹。例如晉代夏侯湛《秋可哀》詩中的“火回景以西流”,描述了星辰隨季節流轉的景象。
反射的夕陽餘晖
多用于描繪夕陽折射的光影。如南朝鮑照在《秋夜》中以“回景思華幕”形容暮色反射的餘光,唐代李白詩中“忽蒙白日回景光”也借這一意象表達光線變化。
(引申義)轉身或回望
在特定語境中,“景”通“影”,可引申為轉身動作。如謝靈運詩句“迴景歸東山”暗含歸返之意,但此用法較少見。
應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魏晉至唐代詩文,常通過自然意象(星辰、光影)寄托時光流逝或心境變遷的感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回景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拆分為“回”和“景”兩個部分。其中,“回”是“辶”部首(通用規範漢字字典217頁),共五畫;“景”是“日”部首(通用規範漢字字典480頁),共八畫。
回景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詩經•秦風•長發》:“秦婦吳山上,穎穎天水兮。回婦初長成,兔齒善揚揚。”這裡的“回”源自于婦女的名字,表示成長、回首的意思。而“景”表示美好的風景。
在繁體字中,“回景”依然保留着相同的意思,沒有發生改變。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并不完全一緻。在《說文解字》中,“回”字的寫法為“囘”,而“景”字的寫法為“井曰日”。這些變體字在不同的曆史階段被不同的人使用。
以下是一些使用回景的例句:
1. 在這個城市的某個角落,我獨自坐着,回景思痛。
2. 山間湖畔,碧水藍天,形成一幅美麗的回景。
3. 他回望身後的回景,深感歲月的流轉。
一些組詞:
1. 回來
2. 回憶
3. 回首
一些近義詞:
1. 風景
2. 美景
3. 景色
一些反義詞:
1. 髒景
2. 丑景
3. 平淡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