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畦的意思、稻畦的詳細解釋
稻畦的解釋
稻田。 唐 許渾 《重遊飛泉觀題故梁道士宿龍池》詩:“仙客不歸龍亦去,稻畦長滿此池乾。” 宋 王安石 《獨歸》詩:“ 鐘山 獨歸雨微冥,稻畦夾岡半黃青。” 宋 黃庭堅 《同錢志仲飯籍田錢孺文官舍》詩:“稻畦下白鷺,林樾應鳴鳩。”
詞語分解
- 稻的解釋 稻 à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稱“稻谷”,去殼後稱“大米”。有水稻、旱稻之分。通常指水稻:稻子。稻草。稻米(亦稱“大米”)。稻糠。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畦的解釋 畦 í 田園中分成的小區:畦田。菜畦。 古代稱田五十畝為一畦。 筆畫數:; 部首:田;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稻畦”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ào qí,其核心含義指被田埂分隔成塊的稻田,常見于古典詩文中的田園描寫。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稻:指水稻,一種主要糧食作物;
- 畦:原指用田埂劃分的整齊田塊,後泛指劃分成塊的田地;
- 合義:特指種植水稻的田塊,強調田地的規整性與農耕場景。
文學用例
古代詩人常以“稻畦”描繪田園風光,例如:
- 唐·許渾:“稻畦長滿此池乾”(描述稻田與池水幹涸的對比);
- 宋·王安石:“稻畦夾岡半黃青”(刻畫稻苗青黃相間的生長狀态);
- 清·江繹:“十畝桑陰接稻畦”(展現桑樹與稻田相連的鄉村景緻)。
補充說明
- 近義詞:稻田、水田;
- 反義詞:旱地、荒地;
- 現代使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
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稻畦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稻田中分隔開的一塊塊用來種植稻谷的田地。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禾,表示與農業相關的事物;右邊的部首是田,表示與農田有關的事物。稻畦的筆畫數目一共10畫。
稻畦一詞來源于古漢語,幾千年來廣為使用。在繁體字中,稻畦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稻畦的基本形狀和意義都沒有發生變化。
以下是稻畦在句子中的例句:
1. 美麗的稻畦一直延伸到遠方。
2. 我喜歡在稻畦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一些與稻畦相關的組詞包括稻田、稻穗、稻草等。稻田指的是種植稻谷的地方;稻穗是指稻谷的穗子;稻草是指刈割後的稻谷的幹草。
稻畦的近義詞包括稻田、稻地,這些詞語也都指的是種植稻谷的地方。而稻畦的反義詞則沒有一個确切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