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半面妝的意思、半面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半面妝的解釋

南朝 梁元帝 妃子 徐昭佩 因姿容不美,受 元帝 冷遇。 徐妃 亦因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僅飾半面以待之,帝見則大怒而出。見《南史·後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唐 李商隱 《南朝》詩:“休誇此地分天下,隻得 徐妃 半面粧。” 清 趙翼 《又和荊州詠古》詩之二:“怕聽 項羽 重瞳敗,慚對 徐妃 半面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半面妝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具有特殊寓意的妝容形式,字面指僅修飾半張臉的妝容。其典故源自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的故事,《南史·後妃傳》記載她因不滿梁元帝獨眼,故意“每知帝将至,必為半面妝以俟”,以此暗諷帝王缺陷,後引申為隱晦表達不滿的象征。

該典故在唐代詩人李商隱《南朝》詩中發展為經典意象:“休誇此地分天下,隻得徐妃半面妝”,以殘缺妝容暗喻國土分裂的諷刺。宋代《太平禦覽》收錄此事時,特别強調其“妝半見”的視覺反差所承載的倫理批判意味。

從文化符號學角度,半面妝包含三層隱喻:表層指不完整的妝容形态,中層承載夫妻不諧的婚姻倫理,深層則發展為政治諷喻的載體。現代研究中,該意象常被用于解析古代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抗争策略。

網絡擴展解釋

“半面妝”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典故出處

該詞出自《南史·後妃傳》,記載南朝梁元帝蕭繹的妃子徐昭佩因姿容不美受冷遇,而蕭繹因眇一目,徐妃故意“每知帝将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即僅修飾半邊面容相迎。此舉激怒元帝,成為兩人關系破裂的導火索。

二、核心含義

  1. 本義:指不完整的妝容,特指徐妃譏諷帝王身體缺陷的行為。
  2. 引申義:
    • 事物零落不完整:如李商隱詩句“隻得徐妃半面妝”暗喻南朝疆土分裂;
    • 虛僞或表裡不一:形容表面美好卻隱藏缺陷的人或事。

三、現代用法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比喻:

示例參考

唐代李商隱《南朝》詩雲:“休誇此地分天下,隻得徐妃半面妝”,清代趙翼亦有“慚對徐妃半面妝”之句,均借典故表達對不完整局面的諷喻。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卦教拜認白行出奔達信德容言功訂頒咄嗟二漢返道方辔墳田幹村沙功德錢公屍垢膩國柄函谷塞漢僧寒細含章挺生诃達羅支國橫從嬌憨借賃接受積過肯可肯首跨厲況漢潰濫樂餌靓白李貓沴氣亂絲盲洋摸秋木槵子木那克葩瑵平旦剖陳衢燈森桂哨片省録沈犀死權隨任談柄餹餭鐵器鐵塹同心同德托化文戰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