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首的意思、肯首的詳細解釋
肯首的解釋
點頭表示同意。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帝自此禦朝即拱嘿不言,大臣奏事,可即肯首,不即搖首。” 宋 葉適 《徐道暉墓志銘》:“有詩數百,斲思尤奇,皆橫絶歘起,冰懸雪跨,使讀者變踔憀慄,肯首吟嘆不自已。” 元 袁介 《踏災行》:“隻因嗔我不肯首,卻把我田批作熟。”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歡悅,秦樓此日招鳳侶,遣妾每特來執伐。望君家,慇懃肯首,早諧結髮。”
詞語分解
- 肯的解釋 肯 ě 許可,願意:首肯(點頭答應)。 骨頭上附着的肉:肯綮(塶 )(筋骨結合的地方,喻重要的關鍵)。中(恘 )肯(喻言論正中要害)。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 首的解釋 首 ǒ 頭,腦袋:首飾。首級。首肯(點頭表示同意)。 領導的人,帶頭的:首領。元首。首腦。首相(刵 )。 第一,最高:首都(?)。首府。 最先,最早:首次。首屆。首創。首日封。首義(首先起義)。 出頭
網絡擴展解釋
“肯首”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ěn shǒu,其核心含義是點頭表示同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通過點頭的動作表達認可或應允,常見于古代文獻。
- 構成:“肯”表示許可、願意(如“首肯”),“首”指頭部動作,合起來即“點頭同意”。
2.用法與例句
- 古代用例:
- 宋代邵伯溫《聞見前錄》提到大臣奏事時,皇帝“可即肯首,不即搖首”。
- 元代袁介《踏災行》中,因“不肯首”導緻田地糾紛,體現拒絕的含義。
- 現代語境:多用于書面或曆史描述,口語中較少見。
3.近義詞與關聯詞
4.權威來源
- 漢典、滬江詞典等均将其定義為“點頭同意”,新華字典進一步解釋“肯”的動詞屬性(如“莫肯我顧”)。
5.注意事項
- 使用場景:適合正式或文學性表達,日常交流中更常用“點頭同意”“答應”等說法。
- 古籍關聯:該詞多見于宋元文獻,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态度(如勉強或欣然同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肯”的構詞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及《聞見前錄》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肯首:詞義、部首和筆畫拆分
“肯首”是一個漢字詞,意為“表示同意、贊成或答應”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表示“肉”,右邊是“首”,表示“首領”或“頭部”。肯首的總筆畫數是11畫。
來源和繁體
肯首是一種簡體漢字,常用于現代漢語中。它的繁體字為“肯首”,部首和筆畫都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肯首一詞在古代并沒有明确的寫法。古代漢字的形态和變體較多,根據不同的時代、地區和書法家的寫法而有所差異。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肯首的例句:
- 他肯首幫助我解決了這個問題。
- 她很樂意肯首參加這次活動。
- 經過多番勸說,他終于肯首接受了這個工作。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以下是一些與肯首有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組詞:肯定、首肯、不肯、不首肯
- 近義詞:答應、贊同、同意
- 反義詞:拒絕、不同意、反對
這些詞語在語境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使用,以準确表達自己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