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科舉考試。 唐 方幹 《送喻坦之下第還江東》詩:“文戰偶不勝,無令移壯心。” 宋 林逋 《載答》詩:“文戰談圍棋敵外, 絳侯 何事號功臣?”《剪燈馀話·賈雲華還魂記》:“汝今秋文戰,或者得捷。”
(2).文藝論戰。 魯迅 《書信集·緻姚克》:“此輩心兇筆弱,不能文戰,便大施誣陷與中傷。”
“文戰”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科舉考試
指古代以文章才能競争為核心的科舉制度。該用法多見于唐宋文獻,如:
文藝論戰
指通過文字、言辭進行的學術或思想交鋒。例如: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
《文戰》這個詞是指通過文學或文字的方式進行的争論、争鬥或交鋒,常見于政治、文化、學術等領域。文戰的形式多樣,可以是通過文章、演講、辯論等表現出來。
《文戰》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文」和「戈」。
「文」部的筆畫數為4,「戈」部的筆畫數為4。
《文戰》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晚期,最早出現在現代漢語中。
《文戰》的繁體形式為「文戰」。
在古時候,「文戰」這個詞可能使用一些不同的漢字寫法,比如「文鬭」或「文蹉」。然而,這些寫法在現代文化中已經較少見。
1. 這場文戰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2. 他在社交媒體上展開了一場精彩的文戰。
1. 文化戰争
2. 文字戰
3. 文化交鋒
1. 文字遊戲
2. 文字較量
3. 文字交鋒
1. 愛與和諧
2. 友善互助
3. 合作共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