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老的意思、法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老的解釋

[Pharaoh] 古代埃及王的代稱

詳細解釋

希臘語Pharaō的譯音。本意為“大宮”。古代 埃及 國王的稱呼。約始于公元前二千年代中葉。 埃及 人因諱稱國王名,故有此稱;猶如 中國 古代稱皇帝為“陛下”。法老對臣民具有絕對的權力,他的意志就是法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老”是古埃及君主稱號的漢語譯稱,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釋義 “法老”源于希伯來語“פַּרְעֹה”(par‘ōh)的音譯,後經希臘語“Φαραώ”轉譯至漢語。在古埃及語中對應的原始稱謂為“pr-ˤ3”,意為“大房子”,引申為“宮殿之主”,代指國家統治者(參考:《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辭典》,商務印書館,2010)。

二、曆史職能

  1. 政治層面:法老是古埃及政教合一的最高領袖,集立法、行政、軍事權力于一身,被視作國家主權的具體化身(《世界文明史·古代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2. 宗教層面:作為“拉神之子”,法老承擔着溝通神界與人間的中介職能,主持國家祭祀儀式并負責維持“瑪阿特”(宇宙秩序)。

三、文化象征 在古埃及藝術中,法老頭戴紅白雙冠(象征上下埃及統一)、手持權杖與連枷的形象成為王權标志,該視覺符號體系在《古埃及藝術與建築》(文物出版社,2015)中有系統闡述。金字塔、方尖碑等建築遺存印證了法老崇拜在古埃及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四、現代轉義 現代漢語中,“法老”除指代曆史人物外,也衍生出比喻用法,常用于形容具有絕對權威的領導者,該用法已收錄于《現代漢語應用詞典》(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網絡擴展解釋

“法老”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稱,其含義和地位隨着曆史發展逐步演變,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詞源與曆史演變

2.權力與地位

3.宗教與神化身份

4.著名法老與遺産

5.文化影響

法老統治推動了古埃及建築、藝術和文學的繁榮,金字塔、神廟等建築奇迹至今仍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産()。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2、3、7等)。

别人正在浏覽...

哀憂别意撥解側筆朝務侈泰輲車初稿垂魚點瓜風偃弓射寡信號闆煥景煇光虎口拔牙假寐箋箋介推檕梅矜異九三鼎酒席狙詐曠絶兩樣子立子龍龛陸馳輪回磨面謾敏而好學朋附朋友貔狸青臯親劄攘磔髯主簿宂溢删華就素失喪說長說短說話碩賢隨牙素約貪濁饕诐跳蕩惕息頹思妄妖萬苦千辛危言覈論物候顯猷小朝廷霄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