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檕梅的意思、檕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檕梅的解釋

即山楂。《爾雅·釋木》:“朹,檕梅。” 郝懿行 義疏:“《唐本草》:赤爪木,一名鼠樝,一名羊梂。 宋 《圖經》又名棠梂,皆山樝也。梂,與‘朹’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檕梅”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釋

檕梅(拼音:jì méi,注音:ㄐㄧˋ ㄇㄟˊ)指代山楂,即薔薇科山楂屬植物的通稱。這一名稱多見于古籍或植物學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二、來源考證

  1.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爾雅·釋木》:“朹,檕梅。”。
    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進一步解釋,唐代《新修本草》(即《唐本草》)稱山楂為“赤爪木”“鼠樝”,宋代《圖經本草》則稱“棠梂”,均為山楂的别名。

  2. 别名關聯
    “檕梅”與“朹”(音同“求”)為同一植物的不同稱謂,古代因地域或用途差異衍生出多個名稱,如“羊梂”“棠梂”等。

三、現代對應

山楂為落葉喬木,果實呈球形,味酸,可食用或入藥,現代常見别名包括紅果、山裡紅等。其花、果、木均具特色,春季開白或粉紅色花,秋季結紅黃色果。

四、使用場景

該詞現多用于古籍研究或植物學領域,日常交流中一般直接稱“山楂”。若需引用古稱,可結合具體文獻語境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檕梅: 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檕梅》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指紫檀木和梅花的結合。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檕和梅。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檕"的部首是木,它由16個筆畫組成。

- "梅"的部首同樣是木,它由11個筆畫組成。

《檕梅》的來源和繁體字

《檕梅》一詞的來源較為模糊,沒有明确的記載。繁體字形式為「樨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不同,所以《檕梅》也有不同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我們家裡的檕梅樹在春天開出美麗的花朵。

2. 這件紫檀制成的檕梅文具盒非常精緻。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梅花、紫檀、木質、花香。

近義詞:紫檀梅、紫梅、梅木、紫木。

反義詞:非梅、非紫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