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舉考試時,號子中供生員答卷兼睡覺用的木闆。《儒林外史》第二回:“第一篇文章還不曾做完,自己心裡疑惑,説:‘我平日筆下最快,今日如何遲了?’正想不出來,不覺磕睡上來,伏着號闆打一個盹。”《負曝閑談》第十一回:“東家那裡借來的小厮,替他鋪好號闆,打起號簾,這纔回去。”《糊塗世界》卷十一:“原來這個人是個花白鬍鬚的老者,卷子已經謄好,放在號闆上,點了三枝香,對着他灑淚呢!”
“號闆”是古代科舉考試中的專用物品,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指科舉考場(號舍)内供考生使用的木闆,兼具答卷桌案和臨時床鋪的雙重功能。考生需在狹窄的號舍内連續考試數日,號闆白天用于書寫答卷,夜晚則作為簡易卧具休息。
在部分方言或文學語境中,也引申為“臉色難看”的比喻,如“臉像號闆一樣沉”(形容人愠怒),但此用法相對少見。
號闆作為科舉制度的實物象征,體現了古代考試制度的嚴苛與士人命運的緊密關聯,成為文學作品中刻畫科舉生态的重要意象。
“號闆”在漢語中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它有兩個主要的意思:
1. 指宣揚信仰、教義等的公告牌或木牌。
2. 指用來表示價格或交通信息等的标牌、牌子。
根據《康熙字典》,“號闆”的拆分部首為“口”和“木”,其中“口”是上面的部首,而“木”是下面的部首。根據筆畫計算,它的總筆畫數為5筆。
“號闆”一詞的源自于古代。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常使用木闆或石闆來宣告重要信息、标示價格等。隨着社會的發展,這種方式逐漸被紙質或其他材料的标牌所取代,但這個詞仍被用來形容各種标示、公告的闆塊。
“號闆”的繁體字為「號闆」。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說文解字》中形容“號”的寫法為,“從口牙手初一”。而“闆”的寫法為,“從木反”。
1. 昨天,市政府在重要的交通路口豎立了幾塊新的號闆。
2. 教堂門口的號闆上公布了本周的主題講座時間。
3. 他在號闆上用彩筆寫下了當天的特價菜單。
電子號闆、公告號闆、車輛號闆、價格號闆
公示牌、告示牌、标牌、招牌
隱蔽性、私密性、隱藏性、秘密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