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伐阇羅的意思、伐阇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伐阇羅的解釋

佛教名詞。梵文的音譯。意譯為金剛。相傳為古 印度 婆羅阿疊多王 之子,後佛教以為執金剛杵守護佛法的天神。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陁國下》:“ 婆羅阿 疊多王 之嗣位也,次此東北又建伽藍……其王之子 伐闍羅 ,嗣位之後,信心貞固,復於此西建立伽藍。”原注:“ 唐 言 金剛 。” 宋 黃庭堅 《十八羅漢贊》之八:“我今稽首 伐闍羅 ,是真離欲阿羅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伐阇羅”是佛教術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 詞源與含義
    “伐阇羅”為梵文音譯,意譯為“金剛”,象征堅固不壞之力。在佛教中,金剛杵(Vajra)是法器,代表能摧毀煩惱的智慧,而執持此杵的護法神即被稱為“伐阇羅”。

  2. 身份與來源
    據記載,伐阇羅原是古印度婆羅阿疊多王之子,後皈依佛教,成為守護佛法的天神。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提到,伐阇羅繼位後曾建立伽藍(寺院),并注其名意為“金剛”。

  3. 佛教中的角色
    作為護法神,伐阇羅的職責是持金剛杵維護佛法、降伏邪魔,與漢傳佛教中的“金剛力士”或密宗的“執金剛神”形象相關。

該詞融合了曆史人物與宗教象征,既指向古印度王子,也代表佛教護法神的金剛屬性。需注意不同文獻中可能存在譯名差異,但核心含義一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伐阇羅(fá shé luó)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佛教中的“菩薩”。它由“伐”、“阇”和“羅”三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伐(木字旁、9畫):表示用斧頭砍木頭的意思。 - 阇(門字旁、8畫):原本是表示停留、遲緩的意思。 - 羅(網字旁、8畫):表示網的意思。 《伐阇羅》一詞源自佛教經典。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寫法逐漸統一,與現代一緻。 以下是一個例句: 這個寺廟供奉着一尊伐阇羅的雕像。 組詞: - 伐木(fá mù):砍木頭。 - 阇黎(shé lí):釋迦摩尼的弟子之一。 近義詞: - 菩薩(pú sà):佛教修行者,指追求覺悟和解脫的人。 反義詞: - 凡夫(fán fū):指普通衆生,迷于世俗的人。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