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恐。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陽翟令左馮翊田煇》:“ 叔都 最為知名,郡常欲為察授之。 煇 恥越賢兄,懼不得免,因緣他疾,遂託病瘖。家人妻子,莫知其情。人數恐灼,持之有度。”《方言》第十三“灼,驚也” 晉 郭璞 注:“猶雲恐灼也。”
“恐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恐灼”指極度驚恐或焦慮的心理狀态,強調因恐懼而産生的内心煎熬感。該詞由“恐”(害怕)和“灼”(燒灼、痛苦)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恐懼如火燒般痛苦”。
詞義側重
不同于單純的“恐懼”,“恐灼”更突出因恐懼引發的焦灼不安,帶有身心受煎熬的意味。例如《風俗通》中描述人物“人數恐灼,持之有度”,即通過克制來應對強烈的不安。
詞源與文獻依據
多用于書面語境,描述人物面對突發危機、道德困境時的複雜心理狀态。例如: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屬較為生僻的詞彙,日常交流中更常用“惶恐”“焦灼”等替代表達。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或注明出處。
恐灼(kǒng zhú)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将對恐灼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恐(kǒng)的拆分部首是心字旁,并且由7個筆畫組成。灼(zhú)的拆分部首是火字旁,并且由7個筆畫組成。
恐灼是現代漢語詞彙,源自古代漢字。恐灼的繁體字分别是恐、灼。
在古時候,恐可能是用象形的方式來寫的,表示害怕、恐懼的意思。灼在古時候寫作石,表示燃燒、火焰的意思。
1. 他在黑暗中感到一陣恐灼。
2. 我們需要克服内心的恐灼,勇于迎接新的挑戰。
一些與恐灼有關的組詞包括:恐怕、恐懼、灼傷、灼熱。
與恐灼具有相似含義的詞語有:害怕、畏懼、驚恐。
與恐灼相反的詞語有:安心、放心、安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