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弓的意思、半弓的詳細解釋
半弓的解釋
(1).半弓形。形容弦月。 唐 元稹 《春》詩:“晝漏頻加箭,宵暉欲半弓。” 元 郭钰 《和羅習之見寄因簡劉淵》:“古陂浄瀉秋千頃,歸路斜分月半弓。”
(2).半弓之地。形容面積很小。弓,舊時丈量地畝的計算單位。一弓等于五尺。 宋 楊萬裡 《閑居初夏午睡起》詩:“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嬾開。” 潘飛聲 《移居橫浜橋》詩:“拟闢半弓地,補種園中蔬。”
(3).俗以“一虎口”(約五寸)為一弓。半弓約二三寸。舊時用以形容婦女纏過的小足。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一折:“袖兒籠,指十蔥;裙兒簌,鞋半弓。”
詞語分解
- 半的解釋 半 à 二分之一:半圓。半百(五十,多指歲數)。 不完全的:多半。半島。半透明。半脫産。 在中間:半空。半路上。半夜。 喻很少:一星半點。 筆畫數:; 部首:十; 筆順編號:
- 弓的解釋 弓 ō 射箭或發彈丸的器具:弓箭。弓弩。飛鳥盡,良弓藏。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弓子。弓鞋。 舊時丈量地畝用的器具和計算單位。 彎曲:弓身。 姓。 筆畫數:; 部首:弓;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半弓”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形容弦月
指月亮呈半圓形,如弓弦未滿的狀态。例如唐代元稹《春》詩中的“宵暉欲半弓”,以及元代郭钰的詩句“歸路斜分月半弓”,均以“半弓”描繪月亮的形态。
-
形容極小面積
古代以“弓”為土地丈量單位(1弓=5尺),因此“半弓之地”比喻極小的空間。例如“半弓約二三寸”,常用于文學表達中強調地域狹窄。
-
指纏足婦女的小腳
舊時用“半弓”(約2-3寸)形容女性纏足後的腳,如元代《張生煮海》中“裙兒簌鞋半弓”,反映古代審美習俗。
二、引申含義(成語)
- 比喻未盡全力
源自射箭術語,指拉弓未滿,引申為做事或學習不夠努力。例如“半弓成語比喻工作效果因未盡力而減弱”。
三、補充說明
- 單位換算:1弓=5尺(約1.67米),半弓即2.5尺;另民間也有以“一虎口”(約5寸)為1弓的說法。
以上解釋綜合了文學意象、曆史習俗及成語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半弓》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指拉弓時隻拉到一半的程度。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卩」和「弓」。部首「卩」表示印章,表示意思是引申而來,「弓」則表示弓。在漢字書寫中,「卩」在現代漢字中作為一個草字頭出現,而「弓」則是古代的一個象形字,其形狀與實際弓的形狀相似。
《半弓》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射箭活動。在古代,弓箭作為一種重要的軍事武器和狩獵工具,拉弓的程度直接關系到箭矢的射程和力量。所以,「半弓」一詞被用來形容拉弓隻到一半的程度,意味着力量、射程有所不足。
在繁體字中,「半弓」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仍然是「半弓」,沒有特别的變化。
以下是一個關于《半弓》的例句:「他拉弓不得力,箭矢無法射中目标,明顯拉的是半弓。」
與「半弓」意思相近的詞彙有「不盡如人意」、「不力」等。反義詞可以選擇「全弓」或「盡力」。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