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半更的意思、半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半更的解釋

初更之半。 唐 孟浩然 《寒夜張明府宅宴》詩:“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半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夜間計時制度中的特定時段。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半更”指古代夜間計時單位“更”的一半時長。古代将日落至日出分為五更(每更約2小時),每更再分為“五點”(每點約24分鐘)。因此“半更”即一更的一半時長(約1小時),或特指某一更的中間時刻。

    參見《中國古代計時儀器史》(中華書局,2018年)第四章。

  2. 時間指向

    在具體語境中,“半更”常代指“三更半”,即子夜時分(約23:30-00:30)。如《顔氏家訓·書證》:“夜半謂三更半”,印證其作為深夜的時間标志。

    參見王力《古漢語字典》(商務印書館,2000年)“更”字條。


二、文化背景

古代“五更制”源于漢代,以擊鼓或敲梆報時。例如: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更”釋義為“改也”,引申為輪替時段,注:“夜分五更,更分五點”,間接說明“半更”的計時邏輯。

  2. 《辭源》(修訂本)

    明确“半更”為“舊時夜分五更,半更指一更之半”,并引《南史·文學傳》用例佐證。


四、現代應用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半更”已罕用,僅存于古籍研究或仿古語境。其核心意義可歸納為: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半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2.其他可能的引申義

3.注意區分

4.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詞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鹭寶城八仙别削參辦車戽車辂穿針麤袍粝食單褲諜人都中紙貴獨憐二水肺渴附尾付賬工商業者貢雉枸芑寡默光晖光霧貫率錢鬼氣蝦蟆鏡駕烏鵲岕荈考閲客亭磕頭如搗來翰鍊鋸籠東龍輿賣唱迷觑眼耐看難怪内祠尼采孽塵鲵鱙攀連潑毛神謙德嵌金啓閉塞三貞婦詩懷時命仕女班頭疏簿特技攝影桶底脫完全小學微課暇刻現業夏五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