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袍粝食的意思、麤袍粝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袍粝食的解釋

同“ 麤衣惡食 ”。 《後漢書·袁京傳》:“﹝ 袁彭 ﹞行至清,為吏麤袍糲食,終於議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麤袍粝食”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形容生活極其簡樸清苦。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 詞義拆解與核心含義

  1. 麤 (cū): 古同“粗”,意為粗糙、不精細、簡陋。這裡形容衣物質地低劣。
  2. 袍 (páo): 指長外衣,古代常見的服飾。這裡泛指衣服。
  3. 粝 (lì): 指糙米,未經精加工的粗糧。引申為粗糙的食物。
  4. 食 (shí): 食物、飯食。
  5. 整體含義: “麤袍粝食”字面意思是穿着粗布做的簡陋袍子,吃着糙米做的粗劣飯食。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一個人生活極其清貧、簡樸,不追求物質享受。

二、 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三、 用法與語境

四、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對“麤”、“粝”等單字及“麤衣粝食”(同“麤袍粝食”)等成語有詳細釋義和例證。其權威性為解釋提供了堅實基礎。
  2. 《辭源》 (商務印書館):作為專門探求詞語源流的工具書,對“粝”等字的古義及其在成語中的用法有深入考釋。
  3.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收錄該成語,解釋其含義并引古籍例證,有助于理解其在古代語境中的運用。
  4. 《論語·憲問》:記載孔子贊揚弟子顔回:“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此精神與“麤袍粝食”所體現的安貧樂道高度一緻,是理解該成語文化内涵的重要背景。
  5.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對顔回等安貧樂道者的記載,為理解該成語所描述的生活狀态及精神境界提供了曆史人物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成語“麤袍粝食”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形容衣着粗糙、飲食簡單,生活清貧困苦。其中“麤袍”指用粗劣布料制成的衣服,“粝食”指未經精細加工的糙米或粗糧,兩者共同體現物質條件匮乏的狀态。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溯源:最早見于《後漢書·袁京傳》,記載袁彭為官清廉,“為吏麤袍粝食”,最終僅官至議郎,凸顯其安貧樂道的品格。
  2.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古代清官、隱士或貧寒之士的生活狀态,如“他雖身居高位,卻甘願麤袍粝食,将俸祿救濟百姓”。

三、延伸意義

該成語不僅指物質匮乏,更蘊含對簡樸生活的主動選擇,常與清廉、淡泊名利等品質關聯。例如提到,這種生活方式與古代貴族的奢華形成鮮明對比,成為品德高尚的象征。

四、相關成語

五、字形說明

“麤”為“粗”的古體字,現代漢語中多寫作“粗袍粝食”,但含義一緻。

别人正在浏覽...

痷婪奧得河白蛉邊庾參虎操立撐市面吃動答覆發彩番昌飯後風威風箱分權富泰恭恭敬敬鼓徵好處候府煎敖焦心勞思蠲損看詳枯膓磈磊牢穩辣語蓮花漏遼掖列肆露餡兒栾華緑叢慮化謀養莫言目迷盤蛇平蕩屏風九疊貧累窮悟楸枰驅石神鞭榮崇榮泰盛熾時帝豎井松徑歲夜素威五荒六月烏拉爾河無惡不為響赴憲意绡黼謝館秦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