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凝的意思、端凝的詳細解釋
端凝的解釋
[elegant] 端莊,凝重
風度端凝
詳細解釋
莊重。《舊唐書·馮定傳》:“ 文宗 以其端凝若植,問其姓氏。”《宋史·李沆傳》:“ 太宗 目送之曰:‘ 李沆 風度端凝,真貴人也。’” 明 方孝孺 《陳先生墓碣》:“先生資端凝,喜學問。”《清史稿·世宗紀》:“生有異徵,天表魁偉,舉止端凝。”
詞語分解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 凝的解釋 凝 í 氣體變為液體或液體變為固體:凝結。凝固。凝凍。凝集。凝脂。凝滞。 聚集,集中:凝聚。凝重(恘 )。凝神(聚精會神)。凝思。凝眸。凝睇(注視)。凝練。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端凝(duān ní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韻味的形容詞,主要表示“莊重沉穩、儀态端正”的含義。根據《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該詞可從以下角度展開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人的神态或氣質端莊穩重,常用于描述舉止得體、氣度沉着的狀态。例如《舊唐書·鄭肅傳》中“肅端凝若神,風儀嚴峻”,即強調人物神态的莊重威嚴。
二、字義分解
- 端:本義為“正”,引申為正直、端正,如《說文解字》注“端,直也”。
- 凝:原指液體凝結,後衍生為專注、持重,《廣雅》釋“凝,定也”。二字組合強化了“形态與精神雙重穩重”的意象。
三、引證解釋
清代袁枚在《小倉山房文集》中以“風骨端凝”形容文人風範,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指出,該詞多用于文學語境,體現傳統審美中對“靜穆之美”的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
“端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端莊、凝重,常用于形容人的氣質或舉止。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端莊穩重:指儀态或風度莊重、嚴肅,不輕浮。例如《宋史·李沆傳》提到“李沆風度端凝,真貴人也”,強調其高貴穩重的氣質。
- 專注認真:原指态度端正且注意力集中,如冰心《觀舞記》中“她端凝地站立着”,描述舞者姿态的專注與端正。
2.使用場景
- 形容人物氣質: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描述人在重要時刻表現出的沉着冷靜,如“面對危機仍能端凝自若”。
- 引申至其他領域:古代城市規劃中,“端凝”被引申為通過端正的布局聚景凝神,體現人文空間的秩序感。
3.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莊重、肅穆、沉穩。
- 反義詞:輕佻、浮躁、散漫。
4.文化背景
- 該詞常見于古籍,如《舊唐書》中“端凝若植”形容人如樹木般挺拔莊重,體現了傳統文化對儀态修養的重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例證或引申用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心得月電燭斷縴端詳方帳附葬該達公移溝灌晧然黑衣宰相橫七竪八加裡曼丹湔濯進兵經紀人鹫島九仞決筴寬疾馬纼眇思缪篆偏節辟陽侯起輸全份全竈衢逵染缸扔貨瑞色入侍三不主義三節設難社主十不詩集句眎聽蒴苞説唱文學説寡嘴疏煙鼠腰兜素概歲除天畔罔知所措僞迹為仁不富舞弊無出無縫五靈神無媒武刑烏衣蕭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