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凝的意思、端凝的详细解释
端凝的解释
[elegant] 端庄,凝重
风度端凝
详细解释
庄重。《旧唐书·冯定传》:“ 文宗 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宋史·李沆传》:“ 太宗 目送之曰:‘ 李沆 风度端凝,真贵人也。’” 明 方孝孺 《陈先生墓碣》:“先生资端凝,喜学问。”《清史稿·世宗纪》:“生有异徵,天表魁伟,举止端凝。”
词语分解
- 端的解释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头:端的(?)(a.事情的经过,
- 凝的解释 凝 í 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凝结。凝固。凝冻。凝集。凝脂。凝滞。 聚集,集中:凝聚。凝重(恘 )。凝神(聚精会神)。凝思。凝眸。凝睇(注视)。凝练。 笔画数:; 部首:冫;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端凝(duān ní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韵味的形容词,主要表示“庄重沉稳、仪态端正”的含义。根据《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该词可从以下角度展开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人的神态或气质端庄稳重,常用于描述举止得体、气度沉着的状态。例如《旧唐书·郑肃传》中“肃端凝若神,风仪严峻”,即强调人物神态的庄重威严。
二、字义分解
- 端:本义为“正”,引申为正直、端正,如《说文解字》注“端,直也”。
- 凝:原指液体凝结,后衍生为专注、持重,《广雅》释“凝,定也”。二字组合强化了“形态与精神双重稳重”的意象。
三、引证解释
清代袁枚在《小仓山房文集》中以“风骨端凝”形容文人风范,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该词多用于文学语境,体现传统审美中对“静穆之美”的推崇。
网络扩展解释
“端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端庄、凝重,常用于形容人的气质或举止。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端庄稳重:指仪态或风度庄重、严肃,不轻浮。例如《宋史·李沆传》提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强调其高贵稳重的气质。
- 专注认真:原指态度端正且注意力集中,如冰心《观舞记》中“她端凝地站立着”,描述舞者姿态的专注与端正。
2.使用场景
- 形容人物气质: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描述人在重要时刻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如“面对危机仍能端凝自若”。
- 引申至其他领域:古代城市规划中,“端凝”被引申为通过端正的布局聚景凝神,体现人文空间的秩序感。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庄重、肃穆、沉稳。
- 反义词:轻佻、浮躁、散漫。
4.文化背景
- 该词常见于古籍,如《旧唐书》中“端凝若植”形容人如树木般挺拔庄重,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仪态修养的重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例证或引申用法,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飒宾将碧瓯爡焥大渊献东园主章对御顿足搓手而后二时法乐反法同盟坟堆讽职奋亢干颤沟隍归华蛊尾含笔皇灵皇祇鹘突谏署浇苛解码奇羡匡肃廉鄙帘外离解凌霄马鞌明扬南迁二友陪笔批购趄趄麒麟殿情讯羣慝驱骛弱袂散兵线赡美设泭失所衰正腧穴随驾土符亡絶王子航玩占舞勺相犯消肠酒小立消澌西班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