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Year’s Eve] 年終的一天;除夕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唐· 孟浩然《歲幕歸南山》
(1).年終。舊俗于臘歲(冬至後三戌之後)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故謂。 唐 孟浩然 《歲暮歸南山》詩:“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2).謂一年的最後一天。《新五代史·雜傳九·皇甫遇》:“是時歲除, 出帝 與近臣飲酒過量,得疾。” 劉國鈞 《辛壬之間雜詩》:“故園南望渺鴻魚, 京洛 飄零感歲除。”
“歲除”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歲除”指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即除夕,意為“舊歲至此而除,新歲将臨”。其中:
曆史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孟浩然的詩句“青陽逼歲除”(《歲暮歸南山》),宋代王安石《元日》中“爆竹聲中一歲除”更廣為流傳。
歲除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時間循環、家族團聚的重視,既是時間節點,也是文化符號。
《歲除》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除舊布新、迎接新年的到來。
《歲除》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歲”和“禾”,其中“歲”是四筆字,而“禾”是五筆字。
《歲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間的年俗習慣。民間相信在農曆年末,萬物開始凋謝衰老,病痛等不幸也會隨之而來。為了驅除舊年的不利,迎接新年的吉祥,人們會進行各種活動,包括打掃房屋、貼春聯、點燃爆竹等。這些活動就被稱為“歲除”。
《歲除》的繁體字是「歲除」。
在古時候,《歲除》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不過,其中最常見的寫法是「嵗除」。
1. 過去的一年,我們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歲除,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
2. 在農村,歲除是一個重要的傳統活動,人們整頓家風,為新的一年做好準備。
3. 我們歡聚一堂,共同參與了大掃除和歲除的慶祝活動。
歲月、歲月如梭、歲首、歲序、歲終、歲暮
新春、新年
舊歲、故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