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不主義的意思、三不主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不主義的解釋

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辮子。《人民日報》1984.9.6:“黨中央多次強調今後再不搞運動,三令五申實行‘三不主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不主義”是中國共産黨在特定曆史時期提出的重要方針政策,其核心内容為“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旨在促進民主讨論和思想解放。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核心内容

“三不主義”指在思想理論讨論和黨内民主生活中,禁止采用人身攻擊或政治打壓手段,具體包括:

2.曆史背景

3.應用場景與意義

4.延伸與現狀

鄧小平進一步将“三不主義”擴展為黨内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強調“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當前,這一方針仍被視為維護民主讨論、減少官僚主義的重要參考。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文獻或政策細節,可參考《鄧小平文選》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相關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不主義》的意思

《三不主義》是指不争論、不批評、不表态的一種言論态度。這種态度通常出現在政治環境中,表明某個個體或團體對争議性或敏感性話題選擇保持沉默,以避免引起紛争和沖突。

《三不主義》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不主義》的拆分部首是「言」和「主」,其中「言」為部首,「主」為偏旁。整個詞彙共有12個筆畫。

《三不主義》的來源

《三不主義》一詞的最早來源于中國遼甯省沈陽市一個網絡論壇上的帖子。這個帖子發表于2008年,當時的作者使用了這個詞彙來形容某些人在政治話題上保持沉默的态度。

《三不主義》的繁體

《三不主義》的繁體為「三不主義」。

《三不主義》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不」字部分寫作「不」,「主」字部分保持不變。因此,「三不主義」在古代寫作「不争論、不批評、不表態」。

《三不主義》的例句

1. 對于這個敏感的議題,他選擇了三不主義,沒有發表任何評論。

2. 在這個團隊中,三不主義是一種共識,所有成員都避免在政治問題上表達個人立場。

《三不主義》的組詞

1. 不争論

2. 不批評

3. 不表态

《三不主義》的近義詞

1. 韬光養晦

2. 不置可否

3. 沉默不言

《三不主義》的反義詞

1. 主動表态

2. 積極參與

3. 公開争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