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節的意思、三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節的解釋

(1).三惡人。指 蚩尤 、 五觀 、 殷纣 。《逸周書·嘗麥》:“諸正敬功,爾頌審三節。” 孔晁 注:“三節, 蚩尤 、 五觀 、 殷紂 也。” 五觀 , 夏 啟 之子。

(2).三鎮節度使。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五代史五·三節》:“ 開平 四年, 鏐 ( 錢鏐 )遊衣銀軍,作還鄉歌曰:‘三節還鄉兮掛錦衣。’三節者, 鏐 在 唐 已領 鎮海 鎮東 兩軍節度,入 梁 又兼 淮南 也。”

(3).三段。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曆代漕運考》:“ 唐 時漕運,大率三節, 江 淮 是一節, 河南 是一節, 陝西 到 長安 是一節。”

(4).舊俗稱端午、中秋、春節為三節。舊時工商界多于三節結算賬目。 老舍 《駱駝祥子》四:“車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節他比别家多放着兩天的份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節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釋義:

❶ 傳統節日組合

指中國民間重要的三個傳統節日,通常包括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這一說法源于古代民俗,強調三者在農曆時序(夏、秋、冬/春)中的代表性,并關聯祭祀、團圓等文化内涵。例如:

“三節兩壽”指上述節日及師長生辰,舊時學生需向老師送禮(《漢語大詞典》)。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❷ 人體部位術語

中醫與武術用語中,“三節”指人體肢幹的三個關鍵關節:

❸ 古代禮儀制度

周代禮儀中,“三節”指使者持符節出行的三種憑證:玉節、角節、管節,分别用于平地、山地、澤地通行(《周禮·地官·掌節》)。後泛指多重禮節規範,如“三跪九叩”等儀程。

來源:許嘉璐主編《中國古代禮俗辭典》


參考資料(符合原則的權威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中國武術大辭典》,人民體育出版社
  4. 《周禮·地官·掌節》(中華書局點校本)
  5. 《中國古代禮俗辭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網絡擴展解釋

“三節”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涵蓋以下方面:

1.傳統節日統稱

指春節(除夕)、端午節、中秋節三個重要節日。舊時工商界常在這三個時間點結算賬目,民間也有相關習俗。

2.曆史人物代稱

指三位惡人:蚩尤(上古戰神)、五觀(夏啟之子)、殷纣(商纣王)。此說法源自《逸周書·嘗麥》的注釋,多用于古籍。

3.官職與曆史概念

4.武術術語

武術中将人體分為梢節(頭/手/足)、中節(腰/肘/膝)、根節(腿/肩/胯),強調肢體協調發力。

5.其他用法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文獻、民俗文化及專業術語,具體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逸周書》《困學紀聞》等古籍或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頭如新不祧之宗采詩朝陵充美創痕出群器初意刀術鬥靡肺部封刀挂劍風母港渎幹淩膏火自煎駭怛涵水合格化敵為友踐石嬌态譤蔽急溜金流酒盆就職駏驢匡翼坤德料戾流羽儸惹買笑迎歡昧機眇漫腦電圖内外有别烹煉破禁破口樯帆竊竊诩诩棄戮邛僰赇谒覰當沈辜神邃疏狠暑溽唾取頑俗文修武備烏程酒巫蠱湘筠小傳懈墯心蕩神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