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節的意思、三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節的解釋

(1).三惡人。指 蚩尤 、 五觀 、 殷纣 。《逸周書·嘗麥》:“諸正敬功,爾頌審三節。” 孔晁 注:“三節, 蚩尤 、 五觀 、 殷紂 也。” 五觀 , 夏 啟 之子。

(2).三鎮節度使。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五代史五·三節》:“ 開平 四年, 鏐 ( 錢鏐 )遊衣銀軍,作還鄉歌曰:‘三節還鄉兮掛錦衣。’三節者, 鏐 在 唐 已領 鎮海 鎮東 兩軍節度,入 梁 又兼 淮南 也。”

(3).三段。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曆代漕運考》:“ 唐 時漕運,大率三節, 江 淮 是一節, 河南 是一節, 陝西 到 長安 是一節。”

(4).舊俗稱端午、中秋、春節為三節。舊時工商界多于三節結算賬目。 老舍 《駱駝祥子》四:“車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節他比别家多放着兩天的份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節”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涵蓋以下方面:

1.傳統節日統稱

指春節(除夕)、端午節、中秋節三個重要節日。舊時工商界常在這三個時間點結算賬目,民間也有相關習俗。

2.曆史人物代稱

指三位惡人:蚩尤(上古戰神)、五觀(夏啟之子)、殷纣(商纣王)。此說法源自《逸周書·嘗麥》的注釋,多用于古籍。

3.官職與曆史概念

4.武術術語

武術中将人體分為梢節(頭/手/足)、中節(腰/肘/膝)、根節(腿/肩/胯),強調肢體協調發力。

5.其他用法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文獻、民俗文化及專業術語,具體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逸周書》《困學紀聞》等古籍或地方志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節的意思

《三節》是一個詞彙,它通常指的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包括春節、中秋節和端午節。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節》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一”(丨),第二個部首是“月”(⺆,也可以寫作“⺙”)。丨代表一根直線,⺆代表月亮。

拆開來看,共有4個筆畫,丨有1畫,⺆有3畫。所以,拆開後的筆畫總數是4畫。

來源

《三節》是一個常見的詞彙,來源于中國曆史悠久的傳統文化。三個節日都有着深厚的曆史背景和民間故事,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節慶活動。

繁體

《三節》的繁體寫法為「三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三節」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根據字形演變,可能會出現一些替代的表現形式,但總體來說,字的構造和意義并無太大改變。

例句

1. 三節期間,人們可以享受豐盛的家庭團聚和美食。

2. 冬至是三節中的一個重要節點,象征着陽氣逐漸向日中升高。

組詞

1. 節日 2. 春節 3. 中秋節 4. 端午節 5. 國慶節

近義詞

1. 度假 2. 節慶活動 3. 傳統節日

反義詞

1. 平常日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