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端方的意思、端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端方的解釋

[Duan Fang] (1861—1911) 清末官吏,滿洲正白旗人,曾任陝西按察使,護陝西巡撫,後為湖北巡撫,署湖廣總督,又任江蘇巡撫。署兩江總督,1905 年出洋考察。1911 年保路運動中為川漢鐵路大臣,率軍入川鎮壓保路運動,在資中被起義新軍殺死

詳細解釋

莊重正直。《宋書·王敬弘傳》:“ 敬弘 形狀短小,而坐起端方, 桓玄 謂之‘彈棊八勢’。”《舊唐書·鄭朗傳》:“植操端方,禀氣莊重。”《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看見 顧吏典 舉動端方,容儀俊偉,不像個衙門中以下人,私心敬愛他。”《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雪翁 昨日有書子來,説尊駕為人不甚端方,又好交結匪類,自今以後,不敢勞尊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端方"是現代漢語中兼具曆史積澱與實用價值的形容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人品層面的端正莊重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出,"端方"形容人"品行端正,行為正直",如"為人端方"常用于描述恪守道德準則的君子風範。該詞源于古代禮制文化,《漢語大詞典》引《禮記·玉藻》"君子端方,行必正直"佐證其曆史淵源,體現儒家思想對行為規範的重視。

二、形态層面的方正工整 在器物描述中,"端方"指物體輪廓規整、棱角分明,如"端方石碑""端方硯台"等用法。這種含義可追溯至《說文解字》對"端"的釋義"直也",與"方"的"矩形"本義形成語義互補。

三、語義演變與文化内涵 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考釋,該詞漢代已具雙重含義,既用于描述周代青銅器"形制端方"的物理特征,也見于《漢書》"性端方,重然諾"的人格評價。這種物質與精神的語義關聯,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以器載道"的思維特征。

現代語境中,"端方"常與"圓融"構成反義對照,《同義詞詞典》将其與"端正""方正"列為近義詞,但強調"端方"更具莊重文雅色彩,多用于書面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端方”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形容詞含義:正直端莊

指人品行端正、莊重守禮,常用于形容品格或儀态。例如:

二、專有名詞:清末官員端方

指曆史人物端方(1861-1911),滿洲正白旗人,字午橋,號陶齋。主要事迹包括:

  1. 曆任要職:陝西按察使、湖北巡撫、兩江總督等;
  2. 改革與外交:1905年率團出洋考察憲政,推動新政;
  3. 結局:1911年鎮壓保路運動時被起義新軍殺死;
  4. 文化貢獻:著有《陶齋吉金錄》,是清代著名金石學家。

注意:作為形容詞時,“端方”多用于書面語,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作為人名則特指曆史人物。

别人正在浏覽...

臂長補假部屬才局楮墨筆硯打零雜,打零雜兒搗練子釣綸丁妻渡世耳聞目覽飯牛屠狗燔器霏屑哥巴文共蔕蓮篝鑪鈎弦光私規矩準繩牯牛悍梗合鏡诃梨橫标紅帶撝叱混亵假君交梨火棗交引庫極當驚竦謹識九牢恇惶理色癧瘍論價落差馬将牌梅氣篾工摩耶墓碣萍劍皮相之見起手巾如兄商飈神經失常矢石之難嗜玩勢要思過半宿憾宿師擿舉吐蕃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