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搗練子的意思、搗練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搗練子的解釋

(1).詞牌名。以詠搗練而得名。一名《搗練子令》。因 南唐 馮延巳 詞,起結有“深院靜”及“數聲和月到簾櫳”句,更名《深院月》。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又雙調三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參閱《詞譜》卷一。

(2).曲牌名。即《胡搗練》。南北曲均有。均屬“雙調”。南曲字句格律與詞牌單調相同,用作引子。北曲與詞牌不同,而與詞牌《生查子》半阕相近,《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以為即《生查子》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者,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搗練子》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見的詞牌名,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詞牌來源與演變

  1. 起源:該詞牌最初以描寫搗練(古代婦女捶打絲帛的勞作)為主題得名。南唐馮延巳因詞中“深院靜”“數聲和月到簾栊”等句,将其更名為《深院月》。

  2. 詞體結構:

    • 單調體:27字,五句三平韻,如李煜代表作:“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 雙調體:38字,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

二、文學特點與代表作

  1. 主題特征:多表現閨怨、征人思婦之情。如賀鑄《搗練子》組詞,通過“砧面瑩,杵聲齊”描寫搗衣場景,寄托對戍邊親人的思念。

  2. 格律示例(以單調體為例):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曲牌衍生

在戲曲中,《搗練子》演變為南北曲共用的曲牌,南曲保留詞牌單調體格式作引子,北曲則另有變化。

四、詞義溯源

“搗練”本指捶打煮過的絲帛使其柔軟,唐代張繼詩句“誰家搗練孤城暮”即描繪此場景,後逐漸演化為詩詞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搗練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喜歡調皮搗蛋、喜歡鬧着玩的孩子。下面是關于《搗練子》的更多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搗練子》的部首是手(扌)和心,它總共有12畫。 來源和繁體:《搗練子》一詞源自于古代漢字,沒有明确的來源。在繁體中,它的寫法是「搗練子」。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古代寫法中,「搗練子」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他是一個有趣的搗練子,總是能給我們帶來歡樂。 組詞:與《搗練子》相關的組詞有「搗蛋」、「調皮搗蛋」等。 近義詞:與《搗練子》相近義的詞語包括「頑童」、「小調皮」等。 反義詞:與《搗練子》相反義的詞語可能有「乖巧」、「聽話」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繼續咨詢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